。特别是氧化二氮气体在对流层内稳定,可上升至同温层,在光化学作用下,与臭氧发生双重反应:
n2o+o3-->no+o2
no+02-->no2+o2
该反应消耗臭氧,破坏臭氧层。有人推测,到2000年时,臭氧将应氮肥的施用而减少2%。
4、近海生物受到化肥威胁
大量化肥的流失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已成为海洋赤潮发生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赤潮的发生,使海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贝类中毒或死亡。
5、化肥也会危害森林
最近西欧不少国家发现,一些远离工业区和交通干线的农业种植区内,大量树木不断死亡。调查证实,使用的大量氮肥释放出的刺激性氨气,是除酸雨之外造成森林死亡的的另一个“祸首”。
氨气被植物叶片吸收后就会形成碱性的氨离子,并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干扰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损伤植物叶片细胞,阻碍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轻者植物叶片受氨气的熏灼伤害,重者出现“氨中毒”和大面积叶片枯死。氨气与氮氧化物共存是,二者对植物的损害具有协同效应,毒性更为强烈。
6、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农药的使用已十分广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如果不使用农药,全世界粮食总收成的一半,将会被各种病、虫、草害所吞嚼。使用了农药,却只挽回15%左右的损失。农药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给环境带来污染和危害的一面。
目前,世界上农药的品种约有500种以上。随着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结果往往是害虫、益虫一起消灭,而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最后只好不断加大药量。真正作用与农业害虫的农药仅有10-30%左右,进入大气、水体的部分约为20-30%,残留在土壤中的约有50-60%。
大量使用农药,或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能够使许多害虫产生抗药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