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去招待他,两个人做了朋友。
重耳对楚成王说:“我真想不出怎么报答大王的恩典。要是我能回国,愿意跟贵国交好;万一发生战争,我就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楚成王的大将成得臣一听,气得偷偷对楚成王:“重耳将来一定忘恩负义,不如趁早杀了他!”楚成王不肯。
有一天,楚成王对重耳说:“秦伯派人来请公子去,他有心帮公子回国。”
重耳表示愿意跟着楚成王。楚成王说:“秦国跟贵国离得近,早晨动身,晚上就可以到了。您还是去吧!”
重耳拜别了楚成王,到秦国去了。
秦穆公原来立重耳的弟弟夷吾为晋惠公,晋惠公的异母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但晋惠公即位后却发兵打秦国,失败后,割让了五座城给秦国,把太子圉(yǔ)送到秦国做抵押。秦穆公就把女儿怀嬴(yíng)嫁给公子圉。可是公元前年,公子圉又偷偷地跑回去想接替君位去了。第二年晋惠公一死,公子圉做了国君,就不跟秦国来往。秦穆公后悔了,决定另立重耳为晋国国君,先把他从楚国接来,并把原来嫁给圉的女儿怀嬴改嫁给圉的伯父重耳,表示友好。
公元前年,秦穆公发兵替女婿重耳打进晋国去,亲自率领百里奚等文臣武将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到了黄河边,秦穆公分一半人马护送公子过河,自己留下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作为接应。分手时双方依依不舍,秦穆公流下了眼泪。
上船时,重耳叫手下人七手八脚地把逃难中用的东西都扔在岸上,有人把脚上的破鞋也扔到黄河里了。狐偃跪在重耳面前说:“如今公子过河回到晋国,内有大臣,外有秦国,我挺放心。我想留在这儿了!”
重耳一听发愣了,说:“我全靠你们帮助才有今日。咱们在外吃了十九年的苦,现在回去,有福同享啊!”狐偃说:“以前公子在患难中,我们跟着您也许有点儿用处。现在公子回去做国君,另有新人使唤。我们就好比破鞋,还带去作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