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对于其它的几种写作形式的要求。
这六条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即第1、2条是指导学生“写什么”,第5、6条指导学生“怎样写”,第3、4条指导学生“如何写好”。
明确以上的要求,心中就有底了,作文时就有的放矢了,但是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如何写好”,这便因人而异了,就要看平时的积累与作文功底了。
纵观这几年青岛市的中考试题,我们或许有所感悟。
2001年青岛市中考试题:
善良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
真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表现为摒弃心中的每一丝猜疑和顾忌;
正直是一种健康的个性,表现为待人处事的公正、坦诚与无私;
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请以“善良”、“真诚”、“正直”、“乐观”为话题进行写作。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与自身感受,或选取其中一个话题,或将几个话题(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获4个)融合在一起,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2年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是“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3年青岛市中考作文试题由过去两年的“话题作文”变为两个半命题作文题目“这件事,我――”“老师,我――”,选做其一。
今年五月份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的作文形式是由半命题与材料作文构成:
(一)我看――(提示略)
(二)清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位中学校长,有一天正临窗眺望学校里的草坪,看到不少学生,为了走近路,纷纷从草坪上踏过,他心里不是个滋味。当发现有一个学生绕过草坪而行时,他当即找到那位学生,并在全校通报表扬了他。
这些题目多数是以“我”为中心,多数是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如学校生活,学生有话可说。
2001年和2002年从内容上看是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抒写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