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但是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也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作好考前训练,练好应考本领,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在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标点或其他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要记住,不管命题作文的形式多么复杂,你的眼睛要永远盯着它的题目。在熟悉的题目面前不要激动,不要以为它就是你做过的“原题”;在生疏的题目面前不要紧张,不要以为你的心目中就没有它的影子。
2.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1)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
第一,将宽题变“窄”。
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文题“变了”,从这个“变”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