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写好“感”,还要把握好度。
首先感受要有信度,即要感悟得真实。
真实的感受才能让人产生共鸣,一旦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就收不到感人的效果。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要做到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
其次感受要有坡度,即要感悟得自然。
感情也好,感悟也好,不是对人或事物一见即发,而是有一个过程,必须存在关联、过渡、蓄势、铺垫,否则会使人感到突兀,读者感到不易理解,更不会接受。
再其次感悟要有深度,即要感悟得深刻。
首先要对所描述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可以生发开去的点,然后是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想像和联想,由此及彼地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
最后感悟要有浓度,即要感悟得感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而浓厚的感情。感情浓郁的感悟就会在读者的心头打下深深的烙印,感情浅淡的感悟就会像过眼云烟不留任何痕迹。
我们要学会感悟,善于感悟,抒写感悟。
因为感悟无处不在!只有通过感悟,你才能发现世界的奇妙,生活的精彩!只有通过感悟,你才发现世界是多么令人神往,生活是多么美丽!
【知能解读】
[中考名题一]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一个道理,在学习当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觉察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
2.表达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
4.600字左右。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江苏南通市2001年中考作文题)
[名师指路]
本题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够很好的考察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写好本题,就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材应注重人文性。文题中的&l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