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既是勇的化身,又是义的凝聚,他初显神威时,温酒斩华雄。尔后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无不以他凌人的气势过人的胆识震慑对方,正所谓“君侯真天神也”。在关羽骨子里面更为浓重的部分是他的义气。张辽游说劝降,为了大义,他降汉而不降曹。纵曹操待他恩重如山,他也不为之动容,一旦知刘备下落,便封金挂印,过关斩将,千里走单骑,直奔兄长。这种“义”,摆脱了名利的羁绊,冲破了集团的局限,在当今社会更显得难能可贵。
千年之后,每每重温当年英雄豪杰磊落江湖鏖战沙场的悲壮情景,便不由引起一股冲动。我想,三国文化以其气贯长虹之势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给人以不尽的回味和思考。
(选自《中考作文全解》作者:武晓勇)[例文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从对《三国》的执着与痴迷领略到的是对《三国》人物价值取向的借鉴,是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思考。文中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既有总体介绍,又有重点评说(曹操、诸葛亮、关羽)。而对人物个性的点击、主要事迹的概括,又能做到倾注激情,憎爱分明;褒贬恰当,掌握分寸;联系现实,给人启迪;语言简练,要言不烦。
[文题之四]
从下面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命运》
题目二:《幸福》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500字;②思想感悟健康;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构思点拨]
本题是选题作文,自由性不大,题目也相当抽象,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要把握好此题,从内容上创新已经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命运”或“幸福”的内涵上做文章也已经很难翻出新意。我们不妨从形式上创新,摒弃传统的结构模式和陈旧的文体类型,如采用童话体、寓言体等;改变固定的选材和立意角度,如采用第二人称来串起全文、用第三人称来构建文章。总之,不要在文章中有大段大段的议论抒情,有成堆成堆的说教训斥,更不要在文章中变换方式的给“命运”或“幸福”滥下定义。要时时刻刻注意含蓄之美。
[例文参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