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写见闻和感受。这种叙述重点放在人物语言上的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仔细审题就会发现,老师说的那句话“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已经由单纯的评画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是考生理解材料的关键点。扣住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提炼出“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见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合适的观点。
可见解答对话类题目,关键是扣住主要人物的关键性语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基础。
(2)故事启示类材料作文2006年我省实验区的作文就属此类。材料由晶晶摔跤弄清了左右方向的故事和启示两部分组成,审题时只要扣住启示性议论性语句“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不长一智”,这些语句已点明材料的中心。只要能根据其中一句去构思行文都是符合立意要求的。
可见对故事+启示类材料作文,只要扣住启示审题立意即可。
(3)还有一种纯材料作文材料仅是一个故事,故事中未出现直接表达观点的语句。如湖南彬州市中考作文题:“一匹马因不愿帮助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致使驴子累死。主人就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根据此材料如何立意呢?可采用“结果追问法”,即对故事的结果不断追问,从中发掘故事的实质,从而找到立意的基础。这则材料的结果是“马懊悔不已”,我们可反问“马为什么懊悔不已?”是因为它的负载过重;“为什么过重?”是因为驴子身上的货物给了它。驴子的死是由于它不帮助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从“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方面立意。
总之,写好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基础,把握特征是重点,注重方法是关键。
相关文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