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瓦尔登湖》(高二教学案例) [2011-10-03]
教学设想
《瓦尔登湖》是美的,然而初读《瓦尔登湖》是难的。起初它甚至令我也难以卒读,很难想象它能让高一学生接受,所以它一直让我有些怀疑教材编者是否有点眼高手低[注: 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习主动关心……
父亲的谜语(河大版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藁城市贾市庄学区刘海庄中学 张翠珍
 ……
永久的悔(语文版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复杂的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和文中的几个成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本……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 [2011-10-03]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精神
2、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3、 学习掌握概括段意……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教案(职高高二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nbs……
《善良》教案(高二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nb……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高二必修说课) [2011-10-0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注: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
动人的北平(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2011-10-03]
一、 教学内容
《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篇。本单元在内容上,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2011-10-03]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
2009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2011-10-03]
杨奇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
踮起脚尖(湖南卷)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注: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父母还未回来,我……
《吾道一以贯之》教案 [2011-10-03]
吾道一以贯之[注: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孟子》之《良知》教案 [2011-10-0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能读准本文中疑难词语的读音 如:湍 颡 瞽瞍 铄 蓰 彝 懿等
2、能整理本文中出现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如
良 孩 信 就 颡 湍水 乃若 情 才 ……
《能近取譬》教案 [2011-10-03]
专题八:立言
备课时间 2007年10月9日
教学目标:
1、体会孔子的言语观与孟子能近取譬[注: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的语言艺术。
2、积累文言知识、语言材料。……
声声慢(九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熟读背诵全词。
2、理……
秋天的怀念(七年级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秋天的怀念
(一)、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游子吟》,同学们会背诵吗?(齐声背诵《游子吟》)
在唐代诗坛上,孟郊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的这首《游子……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七年级说课) [2011-10-0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秋天的怀念》。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nb……
荔枝图序(北师大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荔 枝 图序
白居易
lì zhī shēnɡ bā xiá jiān , &n……
共工怒触不周山(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设想: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教学时应重在诵读。再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大概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直至成诵。在理解课文的……
周庄水韵(语文版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周庄水韵
赵丽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和关于周庄的常识。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
把握作者三次游周庄不同印象。
具体研读作者第三次去周庄的切身感受,并总结写景……
《声声慢》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声声慢》教案
新课标要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
宝玉挨打(高一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宝玉挨打
教学目的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nb……
老子二章(高一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老 子》二章
《众妙之门》
《祸兮福倚》
一 老子生平及轶事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人腹,……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2《雷雨》导学案(高一必修优 [2011-10-03]
【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3、继续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祝福(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祝 福
教学 目的: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
老人与海(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老人与海
陕西安康中学 汪光根
教学目的
&……
作文的结尾(高三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杨奇
作文的结尾
一、自然收束式
……
《登高》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猿啸 渚 霜鬓 潦倒 作客 做客
2分析诗作内容和主旨
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我的母亲》教案(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学术成就。
2.能快速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提取主要信息,学习课文通俗、质朴的语言。
3.感受母爱,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教学……
《次北固山下》教案(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次北固山下
严雪枚
教学目的:
1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3品味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学设想:
在诵读中理解,……
让我们共同面对(七年级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一、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渗透各门学科知识,同时还包括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窗口。现代社会呼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社会课……
春(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春
学习目标:
1、诵读感知课文,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
2、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描绘景物的方法,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3、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重点与难点……
陌上桑教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本文在于让学生认识诗中主要人物罗敫的外貌美、人品美以及重描写、善夸张、巧设细节的艺术美,刚健清新的语言风格美。而这种认识必须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来达到,教学时应以教师引导为主。
&nb……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记叙的六要素(语文版七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培养学生……
范进中举(八年级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旬邑县原底中学有效教学课时教案
科目:语文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语文版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兴东中学教师课时计划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 6—7 )课时
课题: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
谈语言(语文版八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第( )课时
课题:10.谈语言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1、理清……
项羽之死学案(高二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一.复习文学常识
1. 本文节选自《  ……
《太史公自序》教案(选修优秀教学设计) [2011-10-03]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