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 [2011-10-0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语文组 马正背景:《烛之武退秦师》是我徒弟杨新明上的一堂比武课。比武课一般要求有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给评委留下比较完整的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设……
《亡人逸事》教后感 [2011-10-03]
《亡人逸事》教后感 这篇文章是孙犁在妻子亡故12年后才写的,可以说是“痛定思痛[注: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后的作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孙犁为什……
谈《亡人逸事》中的细节描写 [2011-10-03]
写人记事,细节奏华章——谈《亡人逸事》中的细节描写孙犁先生的《亡人逸事》是悼念亡妻的叙事抒情散文,文小而情深。通过四个生活片断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无限怀念、感激与愧疚、自责之情。在刻画妻子的人物……
亡人逸事·自读导引 [2011-10-03]
《亡人逸事》自读导引学习目标: 1、 把握文本中作者叙写的真实的生活细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 体味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课时:1节。 学习方式:学生围绕上述目标自读、思索,然后进行交流。 学……
亡人逸事·教学反思 [2011-10-03]
《亡人逸事》教学反思当 孙老师告诉我著名的特级教师王永昌老师将到我们学校来,并安排我上一节课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王老师是语文教育界受人尊敬的元老,我在他面前恐怕是“原形毕露[注: 原形:原来的形状;……
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2011-10-03]
六国论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注: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2011-10-03]
听听那冷雨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2011-10-0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
一叶一世界——《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2011-10-03]
一叶一世界——《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浙江奉化奉港高级中学 张义志 315500)[课前准备]①制作一个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②要求同……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2011-10-03]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牺牲……
斑纹·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五) [2011-10-03]
《斑纹》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 依据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奇异的自然”板块。 二、设计思想 贯彻新教材,落实新课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语文课堂的“人文”……
《阿房宫赋》板书设计 [2011-10-03]
《阿房宫赋》 杜牧 一、赏结构: 宫殿→美人→财宝 ↓ 托物(基础) ↓ (秦)骄奢亡国→ ↓ →(唐)勿蹈覆辙 ……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导学案资料汇编 [2011-10-03]
内容预览:《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导学案资料汇编导学案资料汇编之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
2010--2011学年江苏省锡山高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 [2011-10-03]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 2010.1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考试结……
《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2011-10-03]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板书:《阿房宫赋》杜牧)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
杜牧《阿房宫赋》赏析及注释 [2011-10-03]
《阿房宫赋》赏析六王毕[1],四海一。蜀山兀[2],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3],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4],直走咸阳[5]。二川溶溶[6],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7],檐牙高啄。……
《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练习 [2011-10-03]
《祝福》一、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明确:⑴序幕: 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⑵结局: 寂然死去⑶开端: &n……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2011-10-03]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湖州中学 宋建荣(课前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红楼梦》前两回中林黛玉的身世,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及其关系,画一幅林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2011-10-03]
林黛玉进贾府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nb……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2011-10-03]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林黛玉进贾府》9页的教材让我唏嘘,怎样在短短的几课时,把这篇文章讲全讲好?这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作为一部古代小说,《红楼梦》的有关文学常识不得不讲,作者介绍,社会背景,等等……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案] [2011-10-03]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学会反思,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nb……
《生灵的礼赞》对比阅读教案 [2011-10-03]
“生灵的礼赞”对比阅读教案垦利一中 王同亮 *学习目标 1、 认识大自然中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2、 对比阅读:比较《我的邻居胡蜂》与《鸟鸣中》的异同……
《生灵的礼赞》教学设计 [2011-10-03]
“生灵的礼赞”一、苇岸简介: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
《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2011-10-03]
《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设计指导思想] 一、 本篇课文和以往的语文课不同,它的学习材料是两组图片。虽然都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但与前两篇小说相比,表现手法很不相同。图片把思想诉诸视觉,有文字不可替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翻译 [2011-10-0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注: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去。斜阳草树,……
《安妮日记》学案(练习) [2011-10-03]
《安妮日记》(节选)学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藏匿 跛脚 &……
《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 [2011-10-03]
消息二则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图片两组》课堂教学实录 [2011-10-03]
《图片两组》教学实录作者:徐叶丹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 以合理的顺序、充分的想象来介绍课文图片。&nbs……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 [2011-10-03]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3[苏教版必修一] [2011-10-0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陈蒙设计指导思想上世纪那个血腥的三四十年代已远去了,加之当今日本肆意美化和掩盖他们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因而作为和平年代里的中国新一……
苏教版必修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2 [2011-10-0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学习目标: 1.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2.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
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1 [2011-10-0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2011-10-0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孙小巍一、作者简介 见书下注释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nbs……
《边城》活页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1-10-03]
边城(节选) 卷ⅰ(50分,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林黛玉进贾府》活页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1-10-03]
林黛玉进贾府 卷ⅰ(50分,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反思 [2011-10-03]
教后反思 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文篇幅比较长,一节课教学有点难度,如何在短时间里,引领学生比较主动地、比较深入地走入文本,这成为这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主要借鉴采用了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1-10-03]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 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探……
《最后的常春藤叶》简介 [2011-10-03]
《最后的常春藤叶》内容简介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注: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
命题作文“对视”优秀作文例文及评讲(2010--2011南京市高三摸底 [2011-10-03]
江苏省南京2011届第一次学情调研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对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鼎湖山听泉》教案5 [2011-10-03]
九(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概说】写景散文,大都具有寓情于景[注: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流露着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