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参差/疑信参半 调试/色彩调和 钥匙/两京锁钥
b.隽秀/意味隽永 芳菲/妄自菲薄 道行/风行水上
c.拾掇/拾级而上 封禅/谈禅论道 解嘲/解甲归田
d.校勘/校短量长 脊椎/椎心泣血 蹊跷/独辟蹊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
a.中国电影如今已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突飞猛进。
b.24日,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了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首发式,现场人满为患,气氛异常火爆。
c.自从“百家讲坛”问世以来,观众对它的评论一直没有间断。有的评论见解深刻,语言犀利,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
d.横亘在我国西北部新疆和青海间的昆仑山有着“万山之祖”的美誉,它高耸挺拔,龙飞凤舞,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
3.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新型手机聊天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iphone、android、s60等不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用户可以同时与最多10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____ ▲ ____ ____ ▲ ___ ____ ▲ ____ ____ ▲ ___
4.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
⑴下列内容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①年年乞于人间巧:____ ▲ ____
②艾符蒲酒话升平:____ ▲ ____
⑵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关忠节公家传
鲁一同
公名天培,字仲因,姓关氏,山阳人也。道光三年,署吴淞营参将,旋即真。十三年入朝,上御便殿召见,五次军机记名。
明年,夷事萌芽。夷目律劳卑①来,不如约,兵船驶至黄埔河,两广总督卢坤、水师提督李增阶坐疏防落职,而以公为广东水师提督。公至则亲历重洋,观扼塞,建台守,排铁索,军务肃然,东南倚以为重。
居虎门六年,而禁烟事起。而英吉利趸船适至,公既习于海,而前钦差大臣林公则徐,威略素著,与公尤协力,至则拘夷目,锢其船,获烟土二万二百余箱焚之。奏闻,上大悦,叙功有差。
是年十二月,夷攻大角、沙角,坏师船,大帅②日以文书与往来,冀得少辽缓。二十一年五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艐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事急,呼其仆孙长庆使去。长庆哭曰:“奴随主数十年矣,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手持公衣不可开,公怒,拔刀逐之,投之印,长庆号而走。比及山半,回顾,公陨绝于地。
长庆既去,送印大府所,而身复至台求公尸。夷人严兵守台,则乞通事吴某。吴某者,尝为汉奸,公得之,宥弗杀,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至是为长庆说夷,诚恳反复,夷人义许之。入求尸,铍③交于胸,长庆膝行前,遍索不得。卒诣公所立处,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事闻,天子轸悼,予骑都尉世职,谥忠节,赐葬如礼。
(选自《通甫类稿》,有删节)
注:①律劳卑:英国贵族,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理。②大帅:这里指钦差大臣琦善。③铍(pī):长矛。这里泛指刀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署吴淞营参将 署:担任
b.已而夷大艐奄至 奄:突然
c.大呼督厉士卒 厉:激励
d.卒诣公所立处 诣:到、往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关天培忠勇的一组是(3分) ( ▲ )
①拘夷目,锢其船 ②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③血淋漓,衣甲尽湿 ④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
⑤铍交于胸 ⑥举他尸数十乃得之,半体焦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多次为国建立功勋的关天培在临危受命担任广东水师提督后,从多方面加强海防并整顿军务,使广东成为东南地区防御外侮的重地。
b.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禁烟期间,在关天培的积极配合下查获并焚烧了英国运来的烟土,而关天培在朝廷论功行赏时也因此受到褒奖。
c.面对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炮台而炮台守备力量薄弱、寡不敌众的危局,关天培派人请求援兵的同时,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
d.作者满怀景仰,生动描绘了著名爱国将领关天培在虎门保卫战中浴血杀敌、壮烈殉国的悲壮情景,展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大帅日以文书与往来,冀得少辽缓。(3分)
⑵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3分)
⑶公得之,宥弗杀,给事左右,恒思所以报公。(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⑴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3分)
⑵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⑶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 ▲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⑵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 ,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⑶我腾跃而上, ▲ , ▲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⑷陛下亦宜自谋,以 ▲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⑸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⑹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⑺人间如梦, ▲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是遛鸟的,鸟儿好漂亮,有一个特别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久久不安。
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不爱鸟。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几乎没有一点儿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之后的日子,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对盲眼老头说,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
“我只要你这只!”
可是,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他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头交谈了几次。老头仍是那句话:“不卖!”这使他很失望。一次次失望,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他病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病的。
几天以后,那位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老头虽然不舍得,还是忍痛割爱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看他。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这一生,唯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地,那双凹下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那个后生真的就是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盲眼老人怎样的情感?(4分)
13.请简要概括盲眼老人、退休老人的性格特点。(4分)
14.小说围绕一只鸟写了两个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
陈子展
郑板桥有一句常常爱说的话:“难得糊涂。”我曾藏过他写的这四个字的横幅,对于他那种篆隶兼行的字,字里面所含的意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郑老先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要装糊涂,自然不免几分做作。但在一般仅有世俗之见的读书人看来,他有官不做,有财不发,有福不享,偏靠卖画卖字过活,老死江湖,又未免额外愚蠢了。
偶然和周谷城先生论到当代人物,他以为绝顶聪明的人,同时额外愚蠢。话是好像矛盾,其实有大道理在。不过这个道理懂得的怕不见得十分多,就是懂得,未必有人会自己承认自己额外愚蠢。倒是自命绝顶聪明的人太多,每每把人家看做额外愚蠢,此所以人人自命什么天才什么才子,个个被人骂做什么低能儿什么傻子什么笨伯等等也。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还教训孔子道:“良贾深藏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他要孔圣人去掉一点骄气。孔子毕竟是圣人罢,他自愧浅薄,以为老子高深莫测,把老子比做一条龙。自然,龙是被人家作为一种神物,同时它也被人家认做一种聋虫。据说聋字从耳,龙耳,本是形声字,却又兼有意义,说是龙没有耳朵,拿角来听的,这就可见龙顶聪明,可以比做圣人,又顶不聪明,连耳朵都没有,真可算得是一种聋虫了。拿这东西来比喻老子,真是再好没有了。孔子既然到过老子那里,登过龙门,他也就沾了一点龙气,学了一点乖。他虽然不肯学像神龙一样的老子,见头不尾,逃开这个人间,出关而去,不知去向,可是他在当时能够鬼混过去,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大龙头,还得被人家称做圣人,他是懂得神龙变化、左右逢源之法的。他有时做圣人,有时又做蠢物。他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他自己也会看风使舵,绝顶聪明额外愚蠢兼而有之,此所以有人恭维他是“圣之时者也”!孔子难学又最好学,所以自古以来圣人之徒最多。
是学孔子又智又愚,时时变化的哲学(文言叫做中庸之道)好,还是学老子原来是上智,偏偏要做下愚的好?当代不是没有圣人,不是没有绝顶聪明像老子孔子一流的人,好歹由他自择。至于在下呢,孔子既不学,老子学不到,原是额外愚蠢的人,安分守己,还是额外愚蠢的好吧。
(选自1935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人间随笔》,有删改)
15.文章开篇从郑板桥写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为什么说“孔子难学又最好学”?(6分)
17.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字意义简单而丰富:跟随、随顺、随便、随手……随,是一种现象,一种姿态;随,是一种哲理,一种境界。
请以“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 (jùn/juàn、fēi/fěi、héng/xíng a.cēn/cān、tiáo、yào/yuè c.shí/shè、shàn/chán、jiě d.jiào、zhuī/chuí、qī/xī)
2.(3分)d(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舒展活泼;也形容山势蜿蜒雄壮。 a.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用错对象。 b.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的困难,强调人多的坏处。犯“贬词褒用”的错误。 c.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的音信、言论或来访。犯“语意重复”的错误)
3.(4分)①传送多样信息;②跨平台沟通(或“跨平台”);③支持群聊(或“可群聊”);④节省资费(或:节省流量)。(每点1分;学生若将①答成“多形式传送”或“形式丰富”,该点不得分)
4.⑴(2分)①乞巧(或:七夕)节(农历
②端午节(语出唐人殷尧藩的《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艾符: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蒲酒:菖蒲酒,端午日有饮菖蒲酒的传统习俗)
⑵(3分)【参考示例】尊重传统节日风俗,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 走近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明
评分建议:突出宣传对象“传统节日”,1分;突出“尊重风俗”、“弘扬精神”、“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肩负责任”等活动目的或意义,1分;修辞,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a(署:暂代)
6.(3分)b(①重点陈述的是作为钦差的林则徐到任后禁烟的具体行动;⑤陈述的是英军的行为;⑥陈述的是关天培血战阵亡后的惨况)
7.(3分)c(“派人请求援兵”与“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并非同时)
8.(1) (3分)大帅每天用书信(与英军)往来,希望(紧张形势)得到稍微长久的缓解。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与往来:“与”后承前省介词宾语,1分;少:稍微,1分。
(2) (3分)现在形势危急,从道义上说不应该让主人去死而独自保全(性命)。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义:从道义上说,名词作状语,1分;全:保全,1分。
(3) (4分)关天培俘获了他,宽恕他而没有杀他,让他在身边供职,(吴某)总想着用来报答关天培的办法。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宥:宽恕,1分;给事左右:1分;所以:用来……的办法,1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附:参考译文
公名天培,字仲因,姓关,是山阳人。道光三年,暂时代理吴淞参将的职务,不久就获得正式任命。道光十三年入朝,皇帝在御便殿召见他,(他)五次因为功勋而被军机处记名(以备升职)。
道光十四年,英军侵犯我朝的事件开始发生。英国驻华商务首领律劳卑到来,不遵守约定,让英国军船驶进黄埔河,两广总督卢坤、水师提督李增阶因为疏于防守获罪被革职,朝廷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到了广东,就亲自到远海,巡察扼守的要塞,修建炮台防守,将铁索成列排开(以拦阻敌船),军务严整,东南各地倚仗它,把它抵御外侮的重地。
驻守虎门六年,禁烟的事兴起。英国运送烟土的船只恰好到来,关天培已经对海务很熟悉,并且前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威名谋略一向显著,和关天培特别投合,到了之后就拘禁了律劳卑,扣留了英人贩卖鸦片的船只,查获了鸦片二万二百多箱,并把它们烧毁。上报使朝廷知道,皇帝非常高兴,按功劳大小差别(对他们)行赏。
这年十二月,英军进攻大角、沙角等地,使水师的战船遭到损坏,大帅(琦善)每天用书信与英军往来,希望(紧张形势)能够稍微长久的缓解。道光二十一年五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防守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却没有得到答复。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时时和老友去酒店喝酒,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
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大船(艐〈zōng〉)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战盔、铠甲。战事危急,关天培叫来他的仆人孙长庆让他离开。孙长庆哭着说:“我跟随主人几十年,现在形势危急,从道义上说不应该让主人去死而独自保全性命。”(孙长庆)用手抓住关天培的衣服不放手,关天培非常愤怒,拔出剑来驱逐他,把官印扔给他,孙长庆(只得)大哭着离开。等他到了半山腰,回头看时,关天培已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孙长庆离开关天培后,把官印送到大帅府中,而自己又回到炮台寻找关天培的尸体。英军重兵把守炮台,(孙长庆)就请求通事吴某。吴某曾经做汉奸,关天培俘获了他,宽恕他而没有杀他,让他在身边供职,(吴某)总想着用来报答关天培的办法。到这时,他就替孙长庆反复游说英人,言辞诚恳,英人被他的义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孙长庆)进入炮台寻找关天培的尸体,英军用刀枪交叉挡在孙长庆胸前,孙长庆跪着前行,到处寻找却没能找到(关天培的尸体)。最终到关天培站立的地方,抬起几十具尸体才找到关天培半身都已烧焦了的尸体。事情上报到朝廷,皇帝含悲悼念,让他的子孙世代承袭骑都尉的官职,并赐给(关天培)忠节的谥号,恩赐按所赠官职(骑都尉)的礼仪办丧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4分)①军容严整;②山川险要;③景色壮伟;④防守稳固。
⑵(3分)用典。(1分)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⑶(4分)先总写登台远望的感受,接着写远望之景和遐想,最后写由望产生的壮情。
评分建议:若学生答案中缺失了体现“构思脉络”的关联性词语,即便概括出相关内容,在正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⑴不患人之不己知 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⑶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⑷咨诹善道 ⑸闲来垂钓碧溪上 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⑺一尊还酹江月
评分建议:每句1分,若某句的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则该句不得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6分)①不爱鸟,却想得到那只叫“阿捷”的鸟;②因高价求购遭拒而病倒,却意外获得;③获赠后却又轻易将鸟放飞:④得知因自己的错判而冤死狱中的阿捷,是或许就是盲眼老人口中的“捷儿”。(每点1分,意对即可)
好处:层层铺垫,步步设疑,推动情节发展(1分),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1分)。
12.(4分)表达了盲眼老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委屈、悲痛等复杂的感情(2分),以及对无常命运的难以言说的感受(2分)。
13.(4分)盲眼老人:慈爱、友善、豁达、无私、坚忍。(2分。答对其中两个关键词,得1分;四个,得满分)退休老人:古板、重情、有良知(或“勇于反思和忏悔”)。(2分。答对三个关键词中的任意两个,得1分)
14.(6分)①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托了老人对阿捷的无尽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亲情的赞美;
②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种努力,体现了退休老人为错判而追悔不已,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良知的肯定与呼唤;
③盲眼老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休老人为盲眼老人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大爱的歌颂;
④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深沉感慨。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意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郑板桥处世行事态度和做法的认同与肯定;另一方面,引出本文的论题——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每点3分,意对即可)
16.(6分)“好学”的是孔子的看风使舵、左右逢源;“难学”的是孔子为人处世看风使舵却被时人以及后人尊奉为“圣人”。(每点3分,意对即可)
17.(6分)学不到老子的“大智若愚”,也绝不学孔子的“时时变化”,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参照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