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复习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0-12-13 14:55
___76中薛英梅
一、 导入
二、 理清情节,梳理脉络
指导学生围绕中心事件抓标志性词语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开端(第一段)秦王设下骗局,唐睢临危出使。
发展(第二段)秦王严厉指责,炫耀实力;唐睢重申立场,断然拒绝。沉着应对。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吓,唐睢反击。针锋相对[注: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结局(第四段)秦王长跪而谢,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注: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三、主问题穿线复习全文,巩固实词,强化重点句子的翻译。
1、请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的故事。(辱:辱没)
2、唐雎是在什么背景下出使秦国的?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加惠:给予恩惠 大:大的地方 小:小的地方 易:交换 虽然:虽然如此)
秦王不悦(悦:高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 使:出使)
3、以大易小,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得心理。
4、唐雎出使秦国开始秦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5、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6、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结合全文说一说你认为唐雎与秦王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注: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外强中干[注: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色厉内荏[注: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四、教师小结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不悦 怫然怒 色挠 长跪而谢唐雎:临危出使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 挺剑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