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导学创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回忆父亲的经典散文,文章质朴清淡,清淡如甘泉,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就是这平淡的文字、平淡的事情和平淡的父爱中蕴涵着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不变的爱的旋律!
在教学本文中,师生一起聆听这爱的乐章、品读这溢满人间真情的文章,引导学生认识爱、认识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都说“父爱如山”,怎样理解?“父爱如山”是喻指父爱像山一样高大、沉稳。爱是能感受到的,是能看到的。现在我们看朱自清感受到的父亲的爱。是如山的父爱吗?
1、
2、
3、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课文写了哪些事情?并依据内容给课文分段。
事:父亲处理祖母丧事
父亲送我去车站
父亲老年生活及给“我”写信
分段:①∥②③④⑤⑥∥⑦(二至六自然段是回忆的内容)
2、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总结:我们初步了解到父亲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但父亲不仅是慈爱的父亲,同时他那平凡的琐碎的言行举止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儿女,如陈酿,愈久弥香,愈品弥醇。
四、再读课文,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父亲。
下面我们从“父与子”的角度,品读父亲。
(一)从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角度看父亲角色
⑴、第四、五自然段
1、父亲决定亲自送我之前为什么安排一个熟识的茶房送我?(因为事忙)什么事?(急于谋事)
从父亲的安排、踌躇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关心儿子,细致周到;虽急于谋事,但儿子第一。把压力留给自己。)
2、父亲送我去车站,做了哪些事,运用了什么描写?
父亲:忙着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靠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在这我们从父亲身上读到了什么?
为儿子代劳,为儿子尽心尽力,细心周到。从父亲的再三嘱咐,嘱托中我们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尽的挂念、疼爱。
(2)、第六自然段
1、品读本段语言,尝试解读父亲。
赏析角度:字词句———写作技巧———内容感情(老师先做示范。)
事:如,买橘子。(不光想到儿子的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父亲为儿子关心细致周到。)
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对比:父:布帽、布褂、布棉袍
我:紫色大衣、皮大衣
(自己省吃俭用[注: 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最好的让儿享爱,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疼爱。)
我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对比:不理解————感到一些(父爱无私、深沉)
动用描写: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困难、吃力、笨重、努力,为儿子勉为其难[注: 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心甘情愿[注: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一心只为儿子着想,即使力不胜任[注: 能力担当不了。]也为之。伟大的父爱,深沉的父爱,朴实的父爱,无私的父爱。)
读一读:读上面动作描写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买橘子过程麻烦,可父亲不厌其烦[注: 厌:嫌。不嫌麻烦。],只因为爱儿子)
动用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儿子,永远放不下的挂念,挂念儿子的平安,挂念儿子。朴实无华的语言,朴实的爱,深沉的爱。)
铺垫:
侧面烘托:
(少不更事[注: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的我感受到父亲无私的、细致周到的、勉为其难的爱,想到父亲的辛劳而泪下,从侧面烘托了父亲的伟大。)
总结:此时我感受到父爱。如山的父爱不仅是慈爱、无私、朴实、深沉,下面我们从家庭的角度继续品味父亲。
(二)从家庭的角度解读父亲(②③⑦段)
1、从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解读父亲
①第七段:“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顶梁柱、大丈夫)
②第三段:“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承担养家重担)
③第二段:“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刚强)
总结:从这里我们读出了父亲刚强的大丈夫形象,这或许是“父爱如山”的又一含义吧。此时我读懂了父亲,因为我已长大!
(三)长大后,我读懂父亲
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此时流泪的原因是我读懂了父亲老年往往发怒的原因是——————对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抱之以“是我的不好”,是理解,知道孩子是父亲永远的惦记,挂念。
此时我才真正读懂了父亲:懂得父亲一生的不容易(东奔西走),懂得父亲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独立支持),懂得父亲是刚强的顶天立地[注: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的大男人(做了许多大事),懂得父亲是慈爱的父亲(对孩子永远的挂念)……
2、为什么此时此刻我对父亲的一言一行[注: 每句话,每个行动。]全能读懂?
集体朗读第七自然段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也是一位父亲,我也有儿子。)
父亲 + 我(现在也是父)+ 我的儿子(将来也是父)= 中国的慈父、永远的父爱
总结:能胜任的、不能胜任的都要自己上,为孩子尽心尽力,心甘情愿、俯首甘为儒子牛,自己省吃俭用,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待遇,这就是中国父亲永远的爱。
“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是中国古往今来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父亲的身影,高大的身影。
全班齐读,感受古往今来如影随形[注: 好象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的爱的身影。
五、课堂链接
关于父亲的名言:
●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
教学反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