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2、掌握“闻”“见”“却”“因”“以”“顾”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分析蔺相如的形象。[教学难点、重点分析 ]学习目标2、3【学习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和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不仅如此,《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三)时代背景简介。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注: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各个击破[注: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注: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注: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