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1-04-01 09:06
96中 乔海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一、论点:概念及提出的方式
二、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三、论证及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板书课题《记念白求恩》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 ) 以身殉( )职 纯粹( ) 鄙薄( )狭隘( ) 热忱( )
2.解释下列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注: 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极端:达到极点。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注: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微不足道[注: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纯粹: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注: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冷淡,不关心。拈轻怕重[注: 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介绍毛泽东的生平。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着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注: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注: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之心的精神。
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学习第一部分
四解释: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因为学生的这方面知识太少,所以需要更多的讲解。。
五、学生朗读第一段,分叙、议两部分,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小结
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精神;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一。
指导教师: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