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及课件
76中语文备课组 肖扬
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落实字词:阙、嶂、亭午、曦、襄、沿、溯、奔、御、疾、素、漱、属引等,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②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③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 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注: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它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注: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造就了无数熠熠生辉的名山大川[注: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装扮着中华大地。你们能说出几处景点吗?(学生可能回答:泰山……)
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过我国着名的学者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余秋雨先生回答说: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三峡。
(学生课上交流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资料、诗歌、历史故事等有关资料,初步感受三峡。)
长江之上这道险峻绝丽的天然画廊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下面就让我们追随着南北朝时期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1.伴随着高山流水[注: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的音乐,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
2.提出朗读要求,让学生结合朗读提示朗读时注意句间停顿和生字注音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
正音:阙(quē ) 嶂(zhàng) 曦 (xī) 襄(xiāng) 溯(sù) 湍(tuān)
巘(yǎn) 属(zhǔ )引 哀转(zhuǎn)
3、然后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
黑板上出示本课重点实词和句子,学生两人合作,翻译句子。共性的问题,全班一同释疑。
(1)重点字词解释
1、略无阙处(通缺 ) 2、重岩叠嶂(想屏障一样的山)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午 )( 日光,这里指太阳 )
4、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上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快马)(驾驭)( 快 )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 )(回旋的清波)
7、飞漱其间(冲荡) 8、高猿长啸(拉长声音吼叫)
9、属引凄异( ) 10、故渔者歌( 所以 )
(2)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2、或:或王命急宣(有时 )
或凭或立( 有的人 )《山市》
3、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
寡人无疾(病)《扁鹊见蔡桓公》
4、绝:绝巘多生怪柏(极 )
哀转久绝( 消失 )
5、属:属引凄异( )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6、良:良多趣味(实在 )
家富良马( 好的 )《塞翁失马》
(四)品析课文,领略美景,研读写法。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评点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体会作者描写的妙处。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把握景物的特点,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 延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
写法:
①修辞妙用:比喻、拟人、对比、引用。
②结构精巧:总分。
③手法多变:动静、正侧、俯仰、
④意境丰富
(五)创新探索:欣赏流动画面、拓展延伸、交流感受。
同学们,刚才通过我们这么长时间的讨论赏析共同体会了三峡那如梦如幻的美。
老师请同学们一起领略一下实实在在的三峡。
(放三峡风光片)看过之后交流感受。(此时在学生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三峡的今天举世瞩目[注: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的三峡工程,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六)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收获。
(文言词语的积累以及抓住景物特点多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多修辞的描写)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三峡老师给大家推荐几个网站:
三峡艺苑,,
三峡人家,
凤凰网永远的三峡/sanxia)
板书:
三峡
郦道元
山:山高岭连---总写
夏水:迅疾-壮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景:凄凉---凄美
【注:课件在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中,密码在群公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