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牡丹区何楼办事处中心初级中学 姜赟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
2、掌握“蕃”、“濯”、“亵”、“鲜”等词语意思,并翻译本文。
3、学习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的写法,理解作者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高尚志趣。
4、熟读背诵本文。
【教学理念】
以学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组织师生双边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
【教学辅助】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揭示目标
1、导入设计
①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荷花图片”视频。
②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一段展示荷花神韵的优美视频。荷花又叫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文人墨客也写过赞美莲花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打出课题幻灯片)
2、交代教学目标 (打出教学目标幻灯片)
二、了解文体,简介作者
1、了解文体
2、简介作者
设计:①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检查提问;②教师点拨补充。(打出“作者简介”幻灯片)
三、诵读文本,疏通文意
1、诵读文本
导入:学习古文,重在诵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来正确诵读本文。
① 让学生听读范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利用多媒体播放《爱莲说》朗读视频
②出示“字音拼读”幻灯片,点拨生疏汉字读音。
示:蕃fán 濯zhuó 蔓màn 亵xiè 鲜xiǎn
③学生自由朗读本文。
④指名学生朗读本文,点拨纠正错误之处;全体学生齐读本文。
2、疏通文意
导入:在正确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来疏通一下本文的意思。
①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试译本文,标画出不理解的生疏词句。
②释疑解惑:让学生提问自己遇到的生疏词句,老师解答。
③教师就文中一些重要词语意思提问学生,并点拨强调。(打出相关幻灯片)
示:a、可爱者甚蕃 (多) b、自李唐来 (唐朝)
c、濯清涟而不妖 (洗) d、不蔓不枝 (长蔓)
e、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f、陶后鲜有闻 (少)
④在解决词语疑难的基础上,指名学生翻译本文,教师纠正学生翻译中的错误。
四、再读文本,理解内容
导入:我们在掌握文意的基础上,下面来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
——学生合作讨论后,让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2、学生默读全文,标画出文中有关写“菊花”、“牡丹”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主要赞美莲花,而写菊花和牡丹对写莲有什么作用?(此问意在让学生学习正衬反衬的写法)
3、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眼里,“菊”、“牡丹”、“莲”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齐读思考后,老师提问并归纳。(打出相关幻灯片)
五、领悟主题,归纳板书
导入: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描绘赞颂莲花,实际是有寓意的,那么这篇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1、要求学生齐读本文,结合作者及当时社会状况思考、体会、领悟。
2、师生互动,领悟主题并归纳板书;老师讲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六、熟读背诵,课堂拓展
1、让学生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2、作者在本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自比。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状写所喜爱的一种花,并能抒写出喜爱的原因。
例: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示:我喜欢 (物),因为
七、回顾目标,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巩固学习效果。
2、布置课下作业
①、把这篇文章的译文整理在作业本上。
②、以《爱 说》为题目,仿写一篇小短文。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