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参赛作品
《散步》
常青藤实验中学 钱丽华
师:从深秋到初冬,我们都共同徜徉在挚爱深情的话语上,感动于朱自清笔下的父子情深,这是我们学过的一篇散文,叫什么?
生齐答:背影
师:感叹于朱自清笔下的家人之间的不离不弃,在你心中家是什么?
生1:家是温暖的港湾
生2: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生3:家是幸福的源泉
生4:家是可以供我们休息的地方,让我们在外流浪太久,疲惫的时候可以休息!
师:看来,同学们都使用了最美的词语其实,在我们的心中,家就像一个甜甜的世界,就像一曲悠扬的民间小调今天,我们请来的老师是莫怀戚,给我们带来的故事是散步,写的也是关于亲情,关于家的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写的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散步
师问:和家人一起散过步的同学举下手
生举手
师:看来,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那把散步写到作文中的同学举手
(留下一小部分)
师:那为什么不把散步写到你文章中去呢?
生1:因为这件事太平常了,经常散步
生2:我觉得切入点太小了,不方便把文章展开
生3:我觉得散步是太平常了,不能体现家人之间的关怀和情感
生4:感觉人人都散步,写起来会使人觉得没什么新意
师:可是,莫怀戚这篇文章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你知道是什么人在哪里散步吗?
生:作者,和他妻子,他儿子,
生补充:他母亲
师:是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这样的画面可能我们许多人都经历过,可是有人评价说,莫怀戚这篇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意蕴丰富的散文今天,就让我们驻足在散步这幅画前,去感受一下,通过这件似乎平常的小事,传达出这一家人他们的关系怎么样?哪位同学读一下
师:其它同学静静聆听,从这件事的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传达出这家人的关系怎么样?
生:(伴着音乐深情地)朗读课文……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文中传达出这一家人关系怎么样?
生1:我觉得是和谐、和睦的一家人
生2:他们很有生机,从文中“前面是爸爸和儿子,后面也是爸爸和儿子”可以看出
生3:可看出这一家人很温馨,很甜蜜
师;我把它改一下,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四个人在散步,你觉得有何不同?
生:后面有“我们”这个词,我们说明这一家人很和谐
师;你想像这样一个画面,原野上有四个点,慢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四口人,祖孙三代,多么和睦温馨的画面啊
生;我还感觉他们一家是一起的,不想拆散开来,从文中“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还是走小路”可看出来
师:我想问一下,你将来和家人散步要分开来吗?
生;好像没有分开过,都是在一起的
师:从这里我们读出了生活之美、关系融洽、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彼此的想法,一种亲情之美流淌在字里行间为了表现三代人之间的情感,选择这样一件生活中平常小事来叙写,从平常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出那浓浓的亲情之美,是吗?这样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选材中 借鉴
师:这正是郁达夫所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在本文中,没有大悲大喜,也没有大的矛盾冲突,就是平常的一次小分歧找一下,分歧的原因是因为什么?
生:母亲想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这一切的分歧要取决于谁?
生(齐回答):我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分歧的段落
(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师:从我的决定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十分孝顺,也很爱老人的,
师:很孝顺母亲,在爱儿子和爱母亲这个天平上,作者更侧重于对母亲的关爱,尊重大家可能看过很多文章,更多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而这篇则侧重于我对母亲的关爱其实,我和母亲的关系在文中也可以找到
生;第二自然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可看出母子关系和谐
师:你希望你妈妈将来听你的话吗?
生:希望(学生笑)
生2:我还发现在第五自然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看出他和母亲的关系特别融洽
师:相依相偎,那从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春天,这个“熬”字上能否体会出母子之间的关系?
生:这个时候可能他母亲患一些疾病,一般来说冬季比较冷的,有些老人挺不住,在心情焦燥的时候就死 去了,说明他很关爱母亲
师;可能冬天对母亲是一个沟,一个坎,又“熬”过,还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喜悦
生:释然,欣慰之情
师:后来母亲顺从了孙子的意愿,走了小路,可以看出母亲又是怎样的?
生;对儿子的体贴,对孙子的疼爱
师:可是在这里面有一句话特别关键,(出示幻灯片)“民族领袖”1936年时候,那时,全国一片抗日之声,毛泽东做出了逼蒋抗日的策略,可是这里是一件什么事情,一件家庭中的非常小的分歧,用得着这样说吗?
生;他觉得家是最重要的,责任是最大的
师:是的,可能我们这个年纪很难体会出,而你们的爸爸妈妈,还有我们的听课老师,他们理解,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也让你的爸爸妈妈和你分享
生:我感受到上有老,下有小,责任的重大,亲情包围着我
生2: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为他儿子做个好榜样,相信他儿子会和他一样优秀,尽到一个儿子和父亲的责任
师:他提到了一个词“责任”,对于一个中年人,责任感使人感知这样的一家人和睦,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位?
生;我喜欢家庭中的母亲,因为她认为,儿子是家中的顶梁柱,而她的孙子将来也是顶梁柱
生2:我喜欢妻子,是因为她的关心体贴,既要想到儿子,又要想到自已的母亲,她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很好?
师:什么关系?
生:婆媳关系
师:是的,很微妙的婆媳关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贤妻
生3:我喜欢儿子,因为他的天真,可爱他有一句话“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多么可爱的一家人啊,春的色彩尽管不太明艳,但只要家中有春就够了,这样就凝成了一个画面,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
(音乐响起,教师随音乐有感情地读此片段)
师:这样的整个世界,你想到了什么?他们仅仅背起了两个人吗?
生:家庭就是一切,背起的是整个家庭
师:体会一下“慢慢地”,你什么时候要用上这个词?
生:我在搬电脑彩电什么的时用慢慢地,把它看作珍宝
师;我们再来看看整个世界,什么是整个世界?
生;妻子、儿子、母亲
师:一家一世界,尊老爱幼这样动人的情景,即使再美的景色也会黯然失色[注: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的其实,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亲情之美,人性美的光辉
师(播放一组自家的生活画面):读出我的生活之美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那一组组让我们感动的画面
生1:我和爸爸在家中的沙发上
生2:我经常和我爸去捉鱼,看荷花
师: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能我们没有去留意,其实,感动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一家人的温馨,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中年人的责任感,经过了这样的小事,读出了亲情,也读出了他们爱幼更尊老的人性之美,当然,还有中年人对家的责任,却让我们读出如参天大树般的意蕴
最后,想留给大家一个思考: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说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的”(看一下他家中境况的介绍)
师:这是对生命的感受与思考,其实文中处处都在写生命,你发现了吗?
生;在第四自然段,写到南方初春的田野
师:联想到一样东西——生命,他希望什么?
生:他希望母亲从父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正视生活
师:也像这个……
生:也像这个初春的田野一样生机勃勃
师:他领会的很深刻,在这里,我和妻子是成熟的生命,母亲是衰老的生命,儿子是幼小的生命,对母亲的尊重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更要尊重年老的生命,那么在文中你有没有发现?
生读
师:他对生命充满了期望,充满了热爱之情,我们再来回到整个事件,一个背起的是母亲,一个背起的是儿子,一个是生命的源头,一个是生命的延续 那么生命的绵远就是整个世界,于是,这样的思考就唱出了生命之美可能作为今天的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莫怀戚笔下对生命的思考也许,若干年之后,你也为人父,为人母,你会了解更多,但是等我们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时候,别忘记把这篇文章带回来大家在一起,你会读得更懂,领悟得更深,行不行?
生齐答:行
师:好,今天我们与其说欣赏《散步》,不如说是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漫步初读散步,亲情的芬芳扑面而来;走进散步,人性的秀美,责任的睿智,让人怦然心动[注: 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动。];当我们深入散步,生命的从容,让我们在心中回环往复,这就是散步读这样的文章,越品越有味,读这样类似的文字背后的故事,更希望大家能把握每一天的,每一滴的身边的小事,生命的美好!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