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奥秘和大自然带给人的启迪本单元包括对原始森林的追想《祖先的摇篮》、天然的指南针为我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导航、《小露珠》的可爱和美好和《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的演变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的点点滴滴的渗透,要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明白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迪和知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只有人与自然熔融和谐,我们的家园才能更加美好
《祖先的摇篮》这首散文诗共分五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可是,如果在大自然中迷了路,该怎么办呢?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呀!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小露珠》这篇优美的童话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我们展示了小露珠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特点,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这篇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容科学知识和思想启迪于一体,不仅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蝴蝶和毛毛虫》这是一篇充满了真挚情感的童话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向孩子们讲述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将生物常识演绎的活灵活现[注: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多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
《祖先的摇篮》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课文的意思;《小露珠》和《小蝴蝶和毛毛虫》则采用叙述的形式介绍了的课文中的事物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小露珠》中喜欢的段落
2.会认四十六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三十二个生字,并能做到工整漂亮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读悟结合,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课上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或阅读感受;喜欢积累词句和课外阅读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喜欢学习语文,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祖先的摇篮》教材教法
这首散文诗共分五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展开人类所居住星球的画卷,生机盎然的蓝色和绿色同为这颗星球漂亮的盛装森林——地球上陆地生态的主体,人类的祖先曾在这绿色的拥抱中度过一段漫长的岁月;森林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
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在森林里生活的呢?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牛活过的地方
《祖先的摇篮》教学建议
1.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2.以画助读,展开想像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像,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3.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逻辑停顿
4.关于识字写字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促进主动识字
5.课时安排:2课时
《祖先的摇篮》
石家庄金马小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提问交谈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
读
课
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
解
课
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拓
展
延
伸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
导
书
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祖先的摇篮》
石家庄市裕华区青园街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那(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注: 时间长,日子久。]、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访儿童文学作家吴珹
认识吴珹是在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当时,他为我们的杂技节会刊写了一些杂技节回忆文章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都选用过他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书架》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的作品在“六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孩子的良师益友
许多孩子都读过吴珹的作品,但往往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年春天,我市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找课本中《芦叶船》作者的名字,但现代汉语字典里找不到吴珹的“珹”字有位家长认识吴珹,老师知道后,就把吴珹请到学校,让他亲自给学生们讲《芦叶船》,深受孩子们欢迎消息传开,好几个学校都请他去讲《芦叶船》,吴珹总是来者不拒[注: 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极其热情,还和不少孩子交了朋友
其实,吴珹的作品早就走进了孩子们中间30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写的儿歌;10多年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雁歌》,他是词作者现在,他的儿童散文《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祖先的摇篮》、《快乐夏令营》、《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分别选进了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学新课标课外阅读中,一次选用了他的10篇散文诗他打电话给出版社:“是否选得太集中了?”编辑回答:“因为孩子们喜欢您这样的作品”
吴珹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在“文革”期间,当时,他“靠边站”,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特别喜欢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那时连本“小人书”都买不到,于是他自己编儿歌教给孩子,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爱心中飞出来的近几年,他除了坚持创作,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幼儿文学精选》、《中国儿歌》(当代卷)、《燕赵童谣选注》、《幼读散文一百篇》等人老心不老,现在,我国的婴儿文学正处在开创期,一家出版社邀他创作一本《
[1] [2] 下一页
婴儿散文》共50篇,他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开拓领地
作者:王庆芳
《祖先的摇篮》
一、我会选,我会填
tāo
我们的祖先,也曾在这里掏( )鹊蛋、逮(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意思
1.这是一部非常有教育(
2.你对这件事有什么(
3.邱少云的(
4.这句话是什么(
三、把下列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1.桂花
2.蜻蜓
3.自行车
《祖先的摇篮》
1.形近字组词
始( )思( ) 忆( )远(
抬( )想( ) 亿( )院(
2.诗歌你学会了吗?
(
(
那(
3.你能想象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一画
《祖先的摇篮》
一、看拼音,写汉字
原shǐ
(
二、连线组字并用字组成词
女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