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寨中学 王才宏
前天,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处的组织下,
我重点谈谈整个课堂的流程,因为让参与活动的师生对新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个总体认识,知道该怎样去操作,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先看预习课,
按照“三步六段式”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小组内交流必须完成以下任务:生生对话(学生之间交流)、师生对话(学生问老师)、教师共性点拨后,学生是带着问题参与到后面的展示环节。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对于各组学生均已弄清的问题,在分配任务时,可将之挑出来,不在全班展示,所展示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把握好的,对于语文科来说,也包括学生从参考资料上得到答案但没有经过自己思考、消化的问题。这样一可节省时间(因为后面展示课留给我们的只有三十分钟),还可缩小学生交流范围,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发展空间,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注: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道理很简单:给一个学生20道题,给另一个学生2道题,让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做20道题的学生会疲于奔命[注: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只为完成任务;做2道题的学生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啊,还能不能从其它角度去解读啊。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更多的生成点,才真正贯穿了“一条主线”——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实际情况是:学生讨论得热热闹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声音挺大,但谁也没听谁的,没有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没有在小组内形成一个共识,学生没有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也没有做一定的取舍,导学案上的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部分全部展示。结果展示课用时55分钟。所以,请老师们在预习课时一定要把好检查关,哪些问题要展示,哪些问题可通过组内帮助解决,做到心中有数[注: 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是否可以考虑,在站立交流时,由组长组织,以一个人为中心,讨论一个问题时大家逐个发言。
再看看展示课,首先是重申目标,然后是组长检查自主学习部分完成情况,接着进入分组展示,展示后完成拓展延伸,最后是当堂检测。重申目标,
这节课,
整个展示课,
精彩无数,回味无穷[注: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在此不再赘言。提几点需要引起老师们关注、思考的问题:
一是语文课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示范课缺少各种形式的“读”。
二是还有待老师们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导学案答题不规范,双色笔的使用,错题的更正,答案的补充等等,
三是展示课上组长检查自主学习部分,可否放到预习课的组内交流一环节中,又或者将a级题型没有落实的放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组长督促检查。
四是在展示课重申目标后,给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组内交流,主要是任务分组后,让学生交流一下怎样更好地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五是缺少学生的自我学习小结,展示完成后,让学生自我小结一下:这一课我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弄懂,我课堂上表现如何,发言几次,质疑几次。学生通过自我小结,将整节课在脑海中再现一次,起到回顾的作用,还可体会到参与的喜悦和成功的幸福。
由于我们的课改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35+10”或者“30+15”的模式怎样大循环,其它课型怎样去上等等,需要我们所有老师在今后的实践中团结协作,去思考、交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