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1.9.29上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育英楼三楼)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品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过程】
一、 激疑导入营造爱心氛围
课件展示桥湾街道及学校9.18洪灾惨景、管村街道校园美景、达州教育网上《管村初中看望慰问桥湾初中全体受灾教职工》的报道,在学校的引领下,让学生思考作为幸运者应该怎么对待不幸者?今天,或许杨绛的散文《老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出示课题
二、 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三、 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注音朗读或纠错。
四、 初读课文感知本色老王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勾勒老王简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逻辑顺序),请用一个字总结老王的生活。
2、 老王和我的一家关系密切,他都为我们作了哪些事?这些事都能体现老王的那些优秀品质?请用一个字概括老王的为人。
五、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跳读课文,试找出我们一家对老王的“恩情”?
2、思考: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的人能那么关心、爱护?要有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象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3、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4、你认为本文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的句子是什么?
5、从本文来看,你认为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
6、既然“我”也关爱老王,为何文中还说“愧怍”?
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情感
1、相对于《老王》中“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2、展示图片,提醒思考:看到他们你有什么感想?
3、课件出示二战德国老人助人为乐[注: 帮助人就是快乐。]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读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4、小组内讨论交流:看到刚才的图片,读了刚才的文段,联系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教师赠言总结。
七、观察生活记写身边老王
深入生活了解并采访一位你身边的老王,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八、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