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感悟文章思想,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使学生深入文本创造性地理解课文。
1、课前创设情境。如:《散落的钞票》一文,一位老师这样创设情境的:假如在你面前出现了一沓散落的的钞票,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自由谈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矛盾。面对散落的钞票,面对巨大的诱惑,文中的又是怎样一番情景,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起来学习《散落的钞票》。教师创设的课前情境,正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角色换位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变被动为主动,教育的效果明显提高。
2、课中创设情境。如:《荷叶圆圆》一文,有一位教师的课堂片段如下:
师:你们看可爱的小水珠宝宝来了。(课件演示:画面出示:小水珠在荷叶里面来滚来滚去,并配有滚动的声音。)他们在干什么啊?
生1:他们在荷叶里面滚来滚去。
生2:他们躺在荷叶姐姐的怀抱里,正在做游戏呢!
生3:他们睁大圆圆的眼睛,正在看风景呢!
师:那你能读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吗?(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生饶有兴趣的开始朗读)
师:看来,你们把自己也变成小水珠了。让我们一起变成荷叶上的小水珠吧!
(师一转身,从讲台下变出一大片荷叶,铺在地上,自己站在荷叶上,把双手合在脸颊边,作“躺”状,学生也不由自主[注: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模仿起来!)
师(动情的描述):小水珠躺在圆圆的荷叶里,一阵风吹来,荷叶轻轻的摇晃,小水珠就在荷叶里滚来滚去,还调皮地眨了一下眼睛(指着一生),噢!那颗也眨了眨眼睛(指着另一生),呀!所有的小水珠都在眨眼睛了!
师:小水珠,你觉得躺在摇篮里怎么样啊?
生1:我觉得这样躺着真舒服。
师:那你就舒舒服服的读一下吧。(该生把躺字读的较平和)
生2:我觉得很好玩,就像在滑冰场上滑来滑去。
师:看来你是调皮的小水珠,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朗读。(该生把“眨着、亮晶晶”读成重音,一脸俏皮劲)
生3:我觉得自己像在跳快乐的舞蹈。
师:那你就当一回快乐的小水珠吧!(该生的朗读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以上片断,老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乐园。使得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间,师生与文本间,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撞击。从直视画面到情境创设,从角色转换到心灵释放,在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最后达到出神入化[注: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物我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