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泰兴镇大生小学 袁向军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出谭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
(二)感受人物品质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读课文第2——7小节,用笔画出描写
1.学生自读课文
2.集体交流句子,相机出示:
(1)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
(2)他意识到……快……
(3)在教学楼……
3.引导学生感悟句子,关注细节,感受谭老师的品格。
(优秀的老师,教书育人,是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注: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的老师……)
(大家快跑 立即 撑 护住)
4.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谭老师的内心世界
师:
师:请大家再看课文,文章除了在写
(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起来,地震!
(3)楼房摇晃……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注: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塌陷了……。
这句话是当时的环境描写,在文章到底有什么作用,能否删除呢?
5.学生自读品位,集体交流
(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同时反映
师:可见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也起着衬托作用,十分有必要,更能反映
(一组读环境描写句子,一组读描写谭老师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
师:地动山摇,破裂的钻块、水泥……楼房塌陷了……
(三)评价人物品质
学生浏览课文8——10小节,文中写了三个人物的语言,分别是怎样说的?
1.出示:(1)“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2)“地震时,眼看……身上。”
(3)“如果……希望留给学生。”
2.学生默读文章句子,思考:从句子中你又能体会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
(这一扑说明了……这一扑说明……这一扑又说明……)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文章通过侧面描写写出
出示:张开双臂……姿势
这样最后的姿势,这样的姿势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你知道其中的目的吗?(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
师:这是多么崇高的姿势呀,多么充满爱的姿势,让我们一切缅
师:谭千秋一个普
出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师:英雄人已逝但不死的是 。
四、升华情感
师:谭千秋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中,他的英雄事迹将载入史册,在事
《我该想到》
1.学生自读文章
2.齐读文字
师:此时此刻相信你也有很多
[1] [2] 下一页
的话语想对
3.学生练笔。
4.集体交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