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4讲
话题作文
二. 学习过程:
(一)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比较新的命题形式。它与命题作文的区别是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学生必须用这个标题,按这个标题规定的内容和体裁进行写作,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而围绕这个话题所引发的一切都要以作为这个作文的写作材料,构思成文后就是一篇关于“××”的话题作文。
(二)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一般包括“导语”、“话题”和“要求”三个部分。“导语”往往是一段话、一则故事,目的是引出话题,帮助学生激活思维、拓展思路。“话题”部分明确提出话题,多用“请你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样的语句来表示,点明了写作的范围和表达的重心,这一点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应认真理解、把握。“要求”部分一般提出对文体的要求,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对于题目,往往要求自拟,字数大多为600字左右。
(三)话题作文的一般思路
话题作文的写作是自由的,但话题作文也是有一定思路可循的,有了一个循序渐进[注: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的思路,在写作时就有助于将全文写好,写新,获得成功。
1. 围绕话题,自选材料
开放的话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材范围,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动情点都可以纳入写作的范围中,生活中没有东西也往往可以通过作者的想像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例如“心愿”这个话题,同学们的心愿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其中有自己的、父母的、朋友的,同学的等等,这些心愿既可以是个人的小小心愿,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大心愿。围绕话题有这么多的材料,可一篇作文的篇幅有限,不能都用上,要有所选择,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讲的,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2. 围绕材料,明确中心
我们选择一个最有话可说的材料,并不是把这个材料记下来就行了,紧接着就要思考,这个材料能表达什么中心,话题作文在注意事项中往往明确提示“立意自定”,因为“话题”只是个范围,需要学生自行化大为小,选择新颖的角度确立中心,并在写作过程中体现这个中心。立意力争做到三点:一是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要旗帜鲜明[注: 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注: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二是正确。如写记叙文要做到“思想感情健康”,立意合乎法律法规,符合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念,富有时代精神。三是力求新颖、深刻。不重复别人思想,人云亦云[注: 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落入俗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3. 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文体的自由选择,可以说是话题作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体的彻底解放,使同学可以扬长避短[注: 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可不再为写错文体而有“马失前蹄”的担忧。或叙述故事,讲述经历,创作童话,抒写感受,甚至是写日记,书信等形式,同学们尽可以拿起最熟悉最得心应手[注: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的文体来表达。
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这篇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拟题者命题对文体要求淡化,如果你要写作记叙文,以叙事为主比较恰当,可以写使你感到幸福的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比如:暑假里你去了一趟老家,结识了一个山村里的穷孩子,你了解这个孩子的身世,内心世界,你为他的处境感到伤心。再看看自己,吃穿不愁,生活无忧无虑[注: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比起那个山村孩子,你感到了无比幸福,或许你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在你生日那天,老师、同学们送来了生日礼物,此时此刻,在一声声祝福中,你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如果你写散文,应以“幸福”为主线,可以去抓拍几组镜头。比如:海滩上,旅游的人们在尽情享受着沙滩,阳光,海水,他们中有幸福的三口之家,有陶醉在爱河的恋人们;操场上,孩子们无忧无虑地运动,游戏、玩耍,他们在幸福成长……你还可以任感情的意识自由奔流,用排比段的形式,抒写我们对幸福的感受。比如:“我们是幸福的,因为世纪的更替,新千年我们赶上了……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世太平的年代,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我们是幸福的……”
4. 拟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材料,中心,文体都确定了,接下来要思考如何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话题作文的话题不等于文章标题,而且在要求中往往有“题目自拟”这样一条。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醒目的标题自然是一篇作文引人注目[注: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的亮点。
拟题的方法有两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原则,即紧扣材料写中心,一是话题前后加修饰语,大题变小。如以“掌声”为话题作文拟题:“珍贵的掌声”、“掌声催我奋进”等。以“呼唤”为话题作文拟题;“爱的呼唤”、“大自然的呼唤”、“呼唤自由”、“呼唤友情”等。另一种方法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中心内容的体现。如以“心愿”为话题作文拟题:“我想有个家”、“中国梦”、“团圆”、“妈妈,请放开我”等等。
总的说来,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
(四)话题作文写作时时注意事项
话题作文要求宽松,较少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恰恰因为这一点,容易使学生走进误区。因此,在写作时以下几点应特点注意:
1. 不要把话题当文题。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宜把话题直接做标题,应从中提炼出自己的题目。
2. 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注: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注: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
3. 不要泛泛而谈[注: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要“大题小作[注: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不能浮光掠影[注: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泛泛而谈,致使全文充满了大话、空话、假话、套话,找不到明晰的中心。
4. 不要游离“话题”。写作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文章就不担心离题了。
例文赏析
以“闲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内容不限,不少于600字。
例文:
“爱管闲事”的他
“喂,下来!站在下面不能看吗?”
一声大喊把我吓了一跳,我差点儿从花台上掉下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他。
“我又没掐花,看看还不行吗?”我很不服气地小声回了一句,尽管我说话的声音非常小,但他还是听见了。
“那花台是用土坯垒的,本来就不结实,要是孩子们都像你这样往上爬,用不了几天就会把花台踩坏的!踩坏了花台,那花还能保住吗?……”
“又不是你家的,真是多管闲事。”我虽然又顶了一句,但声音却特小,小得只有我自己能听清。无奈,我只好下了花台,赶紧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要是让他把我拉到家长面前,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我说他爱管闲事,你也许不信,那你再看看下边这件事吧!
那天我们几个同学在社区内参加义务植树,用的是居委会提 供的工具。一个同学挖坑时用力过猛,“咔嚓
[1] [2] 下一页
”一声,铁锹把断成了两截,这个同学立即将上半截扔了出去。
“喂!是谁扔的呀”不知是谁在远处吼了一声,吓得那个同学赶紧怯生生地答道:“是我,那铁锹把断了,没用了。”
“什么?没用了?”吼叫声响到了耳边,抬眼一看,啊,又是他!
居委会的工具,碍他什么事?朋友,这不是爱管闲事又是什么?我心里真想为那个同学打抱不平[注: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但又不敢出声,因为我还没忘记上次爬花台的教训。
“说得轻松!断了就扔,多浪费呀!要是你自己家的,你会扔吗?铁锹把断了,还可以改做小锹柄嘛!小小年纪,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哼!……”得,这啰嗦起来又是没完没了。
那同学面对这没完没了的啰嗦,脸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他只是愣愣地站着,哑口无言[注: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我和其他同学都面面相觑[注: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十分尴尬。
如此爱管闲事的例子举不胜举[注: 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噢,我该告诉大家他是谁了——我的邻居王大爷。
点评: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如此开篇,新颖有趣。
这几段对话和心理描写,紧扣题眼“爱管闲事”,而本文的主人公“他”是谁,一直作为悬念留给读者。
再扣题眼“爱管闲事”,过渡自然。
“又是他”——仍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姓甚名谁?悬念迭起,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前后两次写没完没了的“啰嗦”,“爱管闲事”的人物个性表现得十分鲜明。
心理和情态描写,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篇末点题,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全文悬念,一语道破[注: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总评:本文记叙了两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事虽小,却记叙得具体生动;两件事表现一个人,人虽普通,却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如此写人记事,给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范例。
【模拟试题】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训练(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不能没有缺陷。”这话告诉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说错话,做错事,要永远不犯错误,只有一事不做。
请以“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展开联想和想像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训练(二)
我想变成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我想变成一只在原野上奔跑的小鹿……,你呢?
请以“向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
训练(一)
精彩构思
1. 抄袭
讲述自己所犯的抄袭数学作业的错误。
要交数学作业了,我还有一道大题没做,昨天上课没有听讲,所以不会做。我害怕做错了被老师批评,我拿过同桌的作业本草草地抄了下来。中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和同桌的作业本上分别是两个红红的×。我告诉老师是因为我害怕犯错,所以抄了同桌的作业。老师语重心长[注: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的告诉我其实这样才是犯了更大的错误。
2. 错误与进步
虚构寓言,说明不要害怕犯错误的主题。
小百灵和小乌鸦同去音乐学院学习唱歌。小百灵的基础没有小乌鸦好,但是它反复练习,不怕犯错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天天进步。而小乌鸦自视自己天赋较高,又怕别人嘲笑自己犯错误,一直不肯开口练习。终于,小百灵学成毕业,成为森林歌唱家,而小乌鸦则一事无成[注: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训练(二)
精彩构思
向往 结合个人经历,讲述自己所向往的某件事。
小时候,我就知道泰山是五岳之尊,也听过“重于泰山[注: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稳如泰山[注: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的成语;读书后,我知道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也看到杜甫在登完泰山后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于是,登泰山成了我向往已久的一件事。今年暑假,我和父母一起终于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也明白了和体会了对向往的事物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才有得到的道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