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夜莺之歌》
二. 重点、难点:
l. 学会生字及新词。
2. 能正确地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 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感情。
5. 理解课题的意思,了解课文详写、略写与表达课文思想感情的关系。
6. 理解课文,体会“小夜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认识“小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7. 理解“其”在不同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8. 背诵28课。
9.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注: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通盘谋划。
《晏子使楚》
1. 注意正确地掌握笔划:
晏 谎 矩 淮
2. 正确读出字音:
晏子 打发 规矩 赔不是
3.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国势:指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打发:课文中是“派遣”的意思。
欺君主罪:欺骗君王的罪过。在古代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敝国:我国。敝,表示自谦的意思。
不中用:没有本事,没有才能,没有多大的用处。
安居乐业[注: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形容老百姓生活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赔不是:指认错,道歉。不是,指错误、过失。
4.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2)春秋末期,齐、楚都是大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起因)
第二段(3—5)楚王3次侮辱、取笑晏子,都被晏子识破并巧妙地给以回击,使楚王没有得逞,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6)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春秋末期,齐、楚都是大国,晏子出示楚国,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侮辱、取笑晏子,都被晏子识破并巧妙地给以回击,使楚王没有得逞,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夜莺之歌》
l. 注意读音:
木屑(xiè)
2. 注意字形:
轻蔑 婉转
3.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瓦砾:破碎的砖石瓦片。
沉寂: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盘问:(为了了解或核实情况)再三查问。
婉转:形容声音柔美、动听。
轻蔑:轻视、看不起。
4. 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
全文用空行的形式共分为3部分。
第一段:小夜莺给德国兵带路、送情报,把德国兵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
第二段:“小夜莺”给敌人带路时巧送情报,游击队员积极备战,全歼德国兵取得胜利。
第三段:“小夜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5. 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机智、勇敢)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机智,为下面的送情报工作做铺垫)
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恨敌人,把敌人称作为野兽)
“32个鬼子……”那个人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用鸟叫声传递情报)
那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并且不时回过头去……(又等待着新的任务。)
6. 文章哪部分内容写得详细?哪部分内容写的简略?为什么这样写?
详细:小夜莺的表现
简略:游击队员们备战与战斗的场面
要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确定详略。
7. 课题“夜莺之歌”有什么意思?
夜莺的歌声 (内容)
歌颂夜莺,歌唱夜莺 (目
[1] [2] [3] [4] 下一页
的)
《螳螂捕蝉》
1.学习生字并了解他们在文中的意思。
谏:旧时指规劝君王使其改正错误。
少孺子:年轻人。
丸:弹子。
乃:于是。
罢:停止。
2.结合书中注释理解文章重点词语。
舍人:门客。这里指国王的随从。(shè)
怀丸操弹:怀里藏着弹子,手里拿着弹弓。
旦:早晨。
高居悲鸣:在高高的树上叫着。
委身屈附:弯着身子靠近。
傍: (pz(ng)旁边。
延颈:伸长了脖子。
前利:眼前的利益。
患:祸,灾祸。
善哉:好啊。
3.文章中几次出现了“其”,结合上下文了解它的意思。
(1)告其左右 (他、他的,指吴王)
(2)露沾其衣(他、他的,指少孺子)
(3)不知螳螂在其后也(它、它的,指蝉)
(4)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它、它的,指螳螂)
(5)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它、它的,指黄雀)
(6)此三者皆物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它们)
(7)乃罢其兵(他、他的指吴王)
4.少孺子的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5. 你认为少孺子是个怎样的人?
聪明才智[注: 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看拼音写词语:
qiáng shèng huái nán guī jǔ qīng miè
( ) ( ) ( ) ( )
táng láng zá cǎo cóng shēng péi bú shì
( ) ( ) ( )
二. 组词:
淮( ) 膛( ) 婉( )
准( ) 螳( ) 蜿( )
强( ) ( ) ( )
沉( ) ( ) ( )
三. 照样子写成语。
1. 兴致勃勃[注: 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仿照形式)________ ________
2. 龙腾虎跃[注: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带动物名)________ ________
3. 积少成多[注: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带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
四. 修改下面句子中的毛病。
1. 王老师随然年记大了,但是他对工作非常负责。
2. 楚国的大臣们得意洋洋得意忘形[注: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地笑了起来。
3. 这里的鸟多着呢!麻雀、乌鸦、鹧鸪、蜜蜂……
五. 填空:
1. 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
(1)告其左右曰( )
(2)吴王欲代荆( )
(3)皆务欲得其前利( )
2. 《螳螂捕蝉》一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六. 按课文原文填空:
园中有树,( ),( ),( )不知螳螂在其右也;螳螂( ),( ),而不知黄雀在其后傍也;黄雀( ),而不知( )
七. 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挨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 把画“______”的话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下来。(0.03)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 楚王以貌取人[注: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十分藐视晏子。这段话中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这一点。(0.04)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晏子为什么严肃地回答楚王的问题?(0.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晏子、蔺相如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请你从课外读物中再举出一例。如《 》中的_______。(0.02)
(二)
路
下了一场好大的雪,雪地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沿着别人踩出的一条一肩宽的路一步一步地前进。我跟着妈妈也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去观雪景,妈妈不时地转过脸来提醒我:“小心点,跟着我,走路的中间。”“我知道!”
走了一段距离后,我不想跟在妈妈后头了,于是离开小路,踩着积雪厚的地方“嚓嚓”地向前走。不大一会儿,妈妈转身发现我没跟着她,便大声喊:“林林,快过来!走这条路安全,雪地要滑跤的。”妈妈的话刚说完,我(忽然 果然)“刺溜”一下滑倒了。还没等我自己从雪地上爬起来,妈妈已快步走过来,把我拉起来,毫不客气地(教育 教训)我:“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地拉着大人的手在路上走,就你不听话,逞什么能!”“我……”
走着走着,我又一次挣脱了妈妈的手,踩到雪地里,不顾妈妈的劝告,一直朝前走去。大约走了十几米后,我回头看自己的身后--雪地里有两条路,一条是众人踩出来的,一条是我踩出来的。
1. 根据下面的意思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2. 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圈去。
3. 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林林两次离开妈妈走在雪地里,这样做对不对?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qiáng shèng huái nán guī jǔ qīng miè
(强盛) (淮南) (规矩) (轻蔑)
táng láng zá cǎo cóng shēng péi bú shì
(螳螂) (杂草丛生) (赔不是)
二. 组词:
淮(淮南) 膛(胸膛) 婉(婉转)
准(准备) 螳(螳螂) 蜿(蜿蜒)
强(坚强) (强迫) (刚强)
沉(沉默) (沉静) (深沉)
三. 照样子写成语。
1. 兴致勃勃(仿照形式)专心致致 神采奕奕
2. 龙腾虎跃(带动物名)狐假虎威 胆小如鼠
3. 积少成多(带反义词)南辕北辙 以大欺小
四. 修改下面句子中的毛病。
1. 王老师随然年记大了,但是他对工作非常负责。
2. 楚国的大臣们得意洋洋得意[注: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忘形地笑了起来。
3. 这里的鸟多着呢!麻雀、乌鸦、鹧鸪、蜜蜂……
五. 填空:
1. 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
(1)告其左右曰(他的(吴王))
(2)吴王欲代荆(想要)
(3)皆务欲得其前利(都)
2. 《螳螂捕蝉》一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六. 按课文原文填空: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右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傍也;黄雀(延颈欲捉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七. 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挨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 把画“______”的话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下来。(0.03)
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接踵
2. 楚王以貌取人,十分藐视晏子。这段话中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这一点。(0.04)
瞅 冷笑
3. 晏子为什么严肃地回答楚王的问题?(0.05)
答:因为晏子明白楚王是成心找茬想污辱他,显示楚国的威风,所以严肃地回答楚王的问题。
4. 晏子、蔺相如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请你从课外读物中再举出一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0.02)
(二)
路
下了一场好大的雪,雪地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沿着别人踩出的一条一肩宽的路一步一步地前进。我跟着妈妈也小心翼翼地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去观雪景,妈妈不时地转过脸来提醒我:“小心点,跟着我,走路的中间。”“我知道!”
走了一段距离后,我不想跟在妈妈后头了,于是离开小路,踩着积雪厚的地方“嚓嚓”地向前走。不大一会儿,妈妈转身发现我没跟着她,便大声喊:“林林,快过来!走这条路安全,雪地要滑跤的。”妈妈的话刚说完,我(忽然 果然)“刺溜”一下滑倒了。还没等我自己从雪地上爬起来,妈妈已快步走过来,把我拉起来,毫不客气地(教育 教训)我:“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地拉着大人的手在路上走,就你不听话,逞什么能!”“我……”
走着走着,我又一次挣脱了妈妈的手,踩到雪地里,不顾妈妈的劝告,一直朝前走去。大约走了十几米后,我回头看自己的身后--雪地里有两条路,一条是众人踩出来的,一条是我踩出来的。
1. 根据下面的意思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小心翼翼)
2. 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圈去。
3. 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我不想跟在妈妈后面就自己向前走,结果摔了一跤,妈妈发现后教训了我一顿。
4. 林林两次离开妈妈走在雪地里,这样做对不对?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道题没有固定答案,对或不对都可以,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就行。)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