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说》《大仓老师》《两幅迥然不同[注: 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的“画”》
二. 重点、难点:
1. 学会每课的生字和新词。
2.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小男孩先人后己[注: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助人为乐[注: 帮助人就是快乐。],不占便宜的好品质。
5. 体会大仓老师关心和热爱劳动人民的孩子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为人正直,实事求是[注: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的品格。
6. 懂得从小学会自立,要关心长辈。
7.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 重点难点讲解:
字:
字音 酬 澈 婶
字形 酬 澈 亏
理解词语的意思:
(1)亏:受损失。
(2)酬: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而付给别人钱或物。
(3)搭腔:接着别人的话来说。
(4)靓丽:漂亮,好看,美丽。
(5)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都不一样
四. 课文重点句讲解:
1. 13课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2. 小男孩一共讲了他爸爸说的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我不要。我爸爸说,买卖要公平,我怎么能让这位叔叔吃亏呢?
(不占便宜)
我爸爸说,对公家的财务不能多吃多占。
(秉公办事)
我爸爸说,无论碰上什么事,都不能光想自己。
(先人后己)
我爸爸说,决不能帮助人家干点什么,就伸手向人家要报酬。
(助人为乐)
3. 我全明白了,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明白了乡党委书记希望他的孩子做一个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秉公办事,不占便宜的好孩子。
4. 课文为什么以《我爸爸说》为题?
小男孩之所以这样懂事是由于爸爸正确教育的结果,课文在赞颂小男孩的同时实际也是对他爸爸的称颂。
5.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大仓老师语言和行动的句子,体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朴实 幽默 直率 热情 正直 对劳动的孩子十分关心和热爱)
我就是刚才介绍的大仓,名字叫大仓,可家里既没有大仓库,也没有小仓库,只有一间小板鹏似的小草房。家里很穷,是吃大麦饭长大的。不久前刚从学校毕业,今年22岁,请大家和我交朋友。
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他若无其事[注: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地在黑板上添了一个格外大的“俺”字。
现在不是讨论可以不可以用这个词。
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便紧绷起了嘴唇。
五. 课后小练笔:
学习完第15课后,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感想,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做的怎么样。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 望着他那明撤清亮的大眼睛,我及忙给他称了鱼,那孩子两眼钉着我不肯接我手中的鱼。( )
2. 他衣然是那么文静,那么成肯。( )
3. 夜间万籁具寂,那声音显得特别清淅。( )
二.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大家)呆呆地(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
1. ( )认真地( )
2. ( )诚恳地( )
3. ( )轻轻地( )
4. ( )严肃地( )
三.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助人为乐 不占便宜 先人后己 秉公办事
1. 我不要。我爸爸说,买卖要公平,我怎么能让这位叔叔吃亏呢?( )
2. 我爸爸说,对公家的财务不能多吃多占。( )
3. 我爸爸说,无论碰上什么事,都不能光想自己。( )
4. 我爸爸说,决不能帮助人家干点什么,就伸手向人家要报酬。( )
四. 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 一条小虫竟毁了一条大船。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 妈妈说“我下班后先去看姥姥。”
转述妈妈的话:
3.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你还不懂吗?
改成陈述句:
五. 修改下面的病句。
1. 通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提高了。
2.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排山倒海[注: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的掌声。
3. 革命先烈虽然牺牲了,所以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六. 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带雨林的诱惑
不出北京,就能游热带雨林,这不是天方夜谭[注: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北京植物园
[1] [2] 下一页
的温室展览,足可以让你大开眼界[注: 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在热带雨林室里,可以看到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独木成林、空中花园、板根和绞杀现象等。绞杀现象最令人震撼,这是一场无声的生死搏斗。热带雨林中的绞杀现象可以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绞杀者萌发生根,把根伸入土壤中与被绞杀者争夺土壤中的营养;接着是绞杀者用茎裹紧被绞杀者的茎,破坏其内部组织;然后,绞杀者迅速生长,把茎、叶伸向高空,与被绞杀者争夺阳光。若干年后被绞杀者消失了,它的枯枝败叶[注: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成了绞杀者的“美餐”。如果你在热带雨林中看到一棵植物的茎是镂空的,这棵树就是严酷的生存竞争中的胜利者。
在食虫植物室,可以目睹捕蝇草的风采。它们的捕虫器官都是叶化而来的。捕蝇草的叶片顶端形成一个像贝壳一样的肉质瓣,可分泌引诱昆虫的物质,肉质瓣边缘长着一些刺毛,小虫误入后,两瓣合拢,刺毛交错绞合,将昆虫锁在其间。猪笼草的叶片尖端伸长,合并成带盖的瓶状物。瓶内分泌有能消化虫子的液体物质。虫子一旦掉进去,必死无疑。
整个展室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那随处可见的枝条上悬挂着的螳螂的卵块,它们是未来的捕虫专家。还有那闲庭信步的鸟雀,有了它们,害虫还猖狂得起来吗?
亲近大自然,感觉好极了。你不妨亲自体会一下。
1. 作者在哪儿看到了热带雨林?
2. 为什么说“绞杀现象”是一场“无声的生死搏斗”?
3. 展室中发生了虫害怎么办?
【试题答案】
一.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 望着他那明撤清亮的大眼睛,我及忙给他称了鱼,那孩子两眼钉着我不肯接我手中的鱼。( 澈 急 盯 )
2. 他衣然是那么文静,那么成肯。( 依 诚 恳 )
3. 夜间万籁具寂,那声音显得特别清淅。( 俱 晰 )
二.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大家)呆呆地(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
1. ( 同学们 )认真地( 听老师讲课 )
2. ( 小明 )诚恳地( 接受了批评 )
3. ( 王刚 )轻轻地( 推开教室的门 )
4. ( 同学们 )严肃地( 参加升旗仪式 )
三.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助人为乐 不占便宜 先人后己 秉公办事
1. 我不要。我爸爸说,买卖要公平,我怎么能让这位叔叔吃亏呢?( 不占便宜 )
2. 我爸爸说,对公家的财务不能多吃多占。( 秉公办事 )
3. 我爸爸说,无论碰上什么事,都不能光想自己。( 先人后己 )
4. 我爸爸说,决不能帮助人家干点什么,就伸手向人家要报酬。( 助人为乐 )
四. 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 一条小虫竟毁了一条大船。
改成“把”字句:一条小虫把一条大船毁了。
改成“被”字句:一条大船被一条小虫毁了。
2. 妈妈说“我下班后先去看姥姥。”
转述妈妈的话:妈妈告诉我她下班以后先去看姥姥。
3.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你还不懂吗?
改成陈述句: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
五. 修改下面的病句。
1. 通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提高了。
通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减少了。
2.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排山倒海的掌声。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 革命先烈虽然牺牲了,所以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革命先烈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六. 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带雨林的诱惑
不出北京,就能游热带雨林,这不是天方夜谭。北京植物园的温室展览,足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在热带雨林室里,可以看到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独木成林、空中花园、板根和绞杀现象等。绞杀现象最令人震撼,这是一场无声的生死搏斗。热带雨林中的绞杀现象可以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绞杀者萌发生根,把根伸入土壤中与被绞杀者争夺土壤中的营养;接着是绞杀者用茎裹紧被绞杀者的茎,破坏其内部组织;然后,绞杀者迅速生长,把茎、叶伸向高空,与被绞杀者争夺阳光。若干年后被绞杀者消失了,它的枯枝败叶成了绞杀者的“美餐”。如果你在热带雨林中看到一棵植物的茎是镂空的,这棵树就是严酷的生存竞争中的胜利者。
在食虫植物室,可以目睹捕蝇草的风采。它们的捕虫器官都是叶化而来的。捕蝇草的叶片顶端形成一个像贝壳一样的肉质瓣,可分泌引诱昆虫的物质,肉质瓣边缘长着一些刺毛,小虫误入后,两瓣合拢,刺毛交错绞合,将昆虫锁在其间。猪笼草的叶片尖端伸长,合并成带盖的瓶状物。瓶内分泌有能消化虫子的液体物质。虫子一旦掉进去,必死无疑。
整个展室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那随处可见的枝条上悬挂着的螳螂的卵块,它们是未来的捕虫专家。还有那闲庭信步的鸟雀,有了它们,害虫还猖狂得起来吗?
亲近大自然,感觉好极了。你不妨亲自体会一下。
1. 作者在哪儿看到了热带雨林?
答:作者在北京植物园的温室里看到了热带雨林。
2. 为什么说“绞杀现象”是一场“无声的生死搏斗”?
答:因为“绞杀现象”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完成的,在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中有些植物就死了,所以说“绞杀现象”是一场“无声的生死搏斗”。
3. 展室中发生了虫害怎么办?
答:温室里发生了虫害,螳螂和鸟雀就会把害虫吃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