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一 字 音 [考查重点] 1、形声字的错读 2、形似字的错读3、多音多义字的错读4、同音异形字5、习惯的错读[复习指导]1、根据词义的不同来辨别读音:我们应该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即“因义定音”。例如“屏”字,当它与遮挡的意思相关时,读“píng”,如“屏风”“屏障”“屏蔽”等;当它解作“抑止或除去”的意思时,读“bǐng”,如“屏除”“屏退”“屏声”等。2、根据词性不同来辨别读音:有许多多音字在不同的词性中有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如:创(创作;创造)、散(散落;散慢、散文)、处(处理;处所)、服、脏、畜等都可以根据词性决定读音。3根据语体不同来辨别读音:一个字在书面语中可能是一种读音(这时它往往作为复音词的词素存在),它在口语中可能是另一读音(这时它往往是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存在的)。例如“血”字,它在“血泊”“贫血”“呕心沥血[注: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等书面语中都读“xuè” ,而在口语“血淋淋”“流了一点儿血”中就读“xiě”。这类字不算多,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类误读,如“给”“薄”“剥”“削”等多音字都属于这一类。4、记住少数,抓住“另类”:特殊之一是古汉语异读的遗留,这在成语中表现明显,例如“虚与委(wēi)蛇(yí)”“一暴(pù)十寒”“暴虎冯(píng)河”“千乘(shèng)之国”等等。特殊之二是不少多音字存在某一读音“少”而另一读音“多”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简便记忆法。例如“遂”字只在“半身不遂[注: 遂:通“随”,顺从。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中读“suí”,在其余词语中都读“suì”;“烙”字只在“炮烙”一词中读“luò”,余者读“lào”;又如“辟”字,读“bì”的常见词有“征辟、复辟、辟邪、辟易”四个,余下的就多读“pì”了。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