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拟定学习方案。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30课(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预计学生可能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老师与
二、检查预习
1、按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2、提出并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后,提出:
(1)面面相觑[注: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同学们为什么会面面相觑?
(2)冰川期 你们知道冰川期是什么时期吗?(地质上的一个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季,当时气候非常寒冷,欧洲和美洲北部都被冰川所覆盖,也叫冰河时代。)
(3)胸有成竹[注: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文中说我做什么胸有成竹?
(4)郑重其事[注: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5)狡黠是什么意思?(狡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书上做个标记。
2、汇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略)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修改完善,达到人人会说(这篇课文写的是,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存疑置后处理的问题预计有:
为什么说上
“新怀疑主义”指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新怀疑主义”的?
文中两次提到“正视”有什么含义?表达了“我们”“我“什么样的心情?
四、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1、你觉得《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可联系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后2题确定)
2、下一步我们深入学习什么呢?
首先看看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
还要解决我们不懂的问题——
3、拟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
学生自拟后师生交流,形成建议性学习方案和自拟学习方案。(此处略,见第二课时)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
一 个 这样 的 老 师
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
影响深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写出对他的评价。
2、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从这件事,可以了解
二、依学案自主探究,因需交流。
学案:
思路1:默读课文,看看
思路2:默读课文,思考在
三、共议交流。
●
(一)“凯蒂旺普斯”事件。
在“凯蒂旺普斯”事件中,预设学生对
1、弄清“凯蒂旺普斯”事件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粗线条感受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
2、经历“凯蒂旺普斯”事件的过程。(依学生发言顺序教学)
[1] [2] [3] 下一页
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
(2)我们再看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也可以从冰川期留下的动物“头骨”那么珍贵,不可能任由一个普
追问:
(3)从考试成绩登记在册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
过渡: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请按思路2学习的同学来谈谈感受。(喜欢——吃惊——愤怒——领会良苦用心)(引导学生先读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语句,再谈感受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我”当时的心情怎样?(文字或标点加重处表示变色或对比)
(学生可能会
追问: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受到“我们”心中的
小结:
(二)“小轿车”事件。(略处理)
师: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这是不寻常的探索?为什么说每一节都是?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教师教学“什么是生物”的教学方法,感受“小汽车”事件的与众不同,从而感受到
(三)小结:正是在这一节又一节不寻常探索的科学课上,我们懂得了……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1、你怎样理解“逐渐的”?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
●
师:
(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
师:从“我们”的这些变化中你们感受到
(引导学生感受到
四、总结拓展。
是呀,
五、作业。
必做:
1、练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选做:试着把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带到你的学习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与众不同: 学质疑
学探索
影响深远: 学习方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生活方式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