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能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正确地书写诗句。
能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受诗人达观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 读诗。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古诗的节奏。
指导方法:范读,领读,组织朗读比赛。
二 写诗。
要求:写正确,特别注意生字“擎 君 须”;
写规范,特别注意行款整齐。
指导方法:范写,个别指导。
三 解诗。
1 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
2 分别理解诗中的荷和菊。
指导方法:比较学习。
回忆《荷花》,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夏日荷花的盎然生机。
读诗中的荷花,板画理解“擎雨盖”。
体会诗中的荷花,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欣赏《不第后赋菊》,待到来年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说秋日的菊花在诗中是怎样的模样。理解“残”“傲”。
3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可以推知诗中写的是什么时节?
4 此时此景,诗人为什么说是一年好景?感受“橙黄橘绿[注: 指秋季景物。]”的鲜亮和带给人成熟与收获的喜悦。
四 赏诗。
1 初冬时节还有哪些美好的地方?欣赏《山中》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2 你最喜欢哪个时节?用古诗回答理由。
五 背诗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