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课程标准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能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句式。
二、分解目标
积累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读、背——正确流畅朗读,准确默写。
2、概括——本文提纲
3、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知识,包括句子翻译
三、学习目标叙写
1、学生正字正音后,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能够流畅地背诵并正确默写全文。
2、通过探讨,学生能够说出本文中孟子对“王道”的阐述。
3、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文言文整理的范式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掌握实词:河、胜、申等;虚词“以”的用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准确完成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点击下载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