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中学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五课时
七.试卷讲评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c 2.c.c.a.d 3.b 4.b 5.c 6.c
7.人迹罕至 蹑手蹑脚[注: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沮丧 宿儒
8.(1)见贤思齐[注: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焉
(2)吾将上下而求索
(3)蚍蜉撼大树
(4)下自成蹊
(5)俯首甘为孺子牛
9.稚嫩好奇/烂漫天真/浪漫潇洒 /坚实挺拔 /清新淡雅
10.高尔基 阿廖沙 外祖母 好事情 小茨冈
11.【参考答案】
首场演出我没空去。但我愿意第二天晚上去看,如果你的戏还演第二场的话。
12.(1)【提示】引用名言正确;能正确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整体表述流畅,用词准确。
示例:同学们,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它有一张方方正正的脸,它的脸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它的肚子里有源源不断[注: 形容接连不断。]的学问,各种各样的故事讲也讲不完。书,它是一位睿智的老师,一位知心的朋友。多读书,读好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当你开始读书,你就一定能读到好书,当你读到一本好书时,你就一定会爱上读书,当你爱上读书,你一定会热爱生活。所以,请拿起你手边的一本书,请从第一页开始随着作者一起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我们在往后的岁月里共同分享“最是读书滋味长”的幸福。初一(2)班“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提示】准确表述理由,能简述故事梗概,介绍主人公,评价人物或读书体会等均可。
①《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它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冰心作为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注: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很有影响。
②《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汤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注: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注: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过行侠仗义的生活。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
③《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④《朝花夕拾》是
(3)【提示】表述明确,真实可行。
①易少不易多。一学期读二三本名著,读一部就是一部,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就是我的座右铭。
②反复诵读。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成诵,这样才会终生受用。
(4)【提示】采访须用礼貌用语,提问要符合“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
示例一:王安忆阿姨,你好!我是本校的校报记者小王,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曾经读过哪些有益的书?它们对你走上文学道路有帮助吗?
示例二:贾平凹叔叔,你好!我是本校的校报记者小王,你最喜欢读的书有哪些?我们有许多同学喜欢看网络小说,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二.阅读与理解。(62分)
(一)(4分)13.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注: 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的酒旗,一一在望。
14.通过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景的组成部分,表达了诗人
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注: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的感慨。
(二)(15分)15.①争辩;②距离;③认为;④热水;⑤判断,判定;⑥通“智”,智慧。
16. ①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②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17.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时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近大远小。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时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远凉近热。
18. ①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谦虚谨慎[注: 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实事求是[注: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的态度;②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注: 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19. 看问题(评价身边的人)要客观、全面,要有科学(事实)依据,不能单凭直观。
(三)(17分)20.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 缠络
21.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2.(1)局部(2)植物、植物(3)低、高、低
23.(1)找蜈蚣(2)按斑蝥(3)拔何首乌根(4)摘覆盆子
24.拟人 排比
25.好奇、天真,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和渴望。
26.d
[1] [2] 下一页
(四)(12分)27.天真、充满幻想、好奇等。(答对1个即可给分)
28.长①:生长;长②:长短的长;高。
29.“天天往园地里跑”表现了“我们”盼望种子快快发芽的急切心情。“高兴地大呼小叫”表现了“我们”看到新苗破土而出的兴奋心情。
30.陡峭的路;漫长的路。(符合文意,句子通顺即可给分)
31.示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贡献。
32.点明中心(或:揭示主旨;点明写作目的;深化主题,等等)。
(五)(13分)33.称谓:杂草 植物 花儿 态度:否定(忽视)认可(接受) 肯定(尊重)
34.①妈妈相信花儿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并茁壮成长。或她相信花儿读懂了她的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欢。
②杜鹃“举着的‘笑脸’”映衬出妈妈看到杜鹃花还在时的愉快心情。(能结合具体语境答出妈妈的愉快心情即可)
35.示例: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她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体会到孩子对弱小生命的呵护。她明白了孩子在照顾自己心爱的花的同时也呵护了她的花。
36.示例:渲染杜鹃花开的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
37.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爱心(微笑)和用平等的意识去尊重(关注或赞美一切生命(一切事情或自己的“花儿”)。
三.作文(50分)
【写作点拨】
题目的核心词语是“回味”。是要我们把值得回味的故事,过去有味的生活情景描写出来。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定选材与题目核心词的联系。后面填写的内容除了跟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外,还应尽量从“实”与“虚”角度去思考。比如,“回味我的小学生活”“回味那些花开的日子”。其次,尽量抛开题干中写作提示语呈现的内容。提示语是起引子作用,是唤起写作欲望和生活情景再现的形式,不是框定内容。因此,只有懒惰的学生才会沿着命题者提供的有限范围去做固定轨迹的跑步。想要出彩,就不能单一的回味自己,还应涉及历史、自然、书籍、会热点等内容,以扩大写作视野。最后,描写是文章的生命。要改变“叙说到底”的写作现状,要把文章写得巧妙,写得有波澜。
(说明:因为是复习练习,为了便于批改,作文另算。练习容量相对较大。)
写在编后:花了几天时间总算把第二单元复习课的导学案完成了,希望能得到同仁的帮助,如有好的建议不妨留下,使其更适用。本人将不胜感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