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
问之客曰(代词,代这件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公与之乘(曹刿)// 愿借子杀之(他,指代“北方侮臣者”)
他(们)、她(们)、它(们)
又数刀毙之《狼》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令辱之(指代吴广 )// 杀之以应陈涉(指代当地长吏) // 又数刀毙之(狼)
这、这种、这些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人皆有之(这种思想 ) //吾既以言之王矣(它,指代这件事 )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助词:的
于厅事之(的)东北角。《口技》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水陆草木之花// 城北徐公[注: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齐国之美丽者也// 忠之属也(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无义)// 行道之人( 的 )// 臣之弟子禽滑厘 // 为楚造云梯之械(的) //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之所以:……的方法) // 于厅事之(的)东北角。《口技》
动词:去、往
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不译、无义(助词)
期年之后(时间词后面,不译)// 公将鼓之(语气助词,无意义)// 怅恨旧之( 无义)//何罪之有[注: 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无义)//臣以王吏之攻宋(无义)//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倒装标志
宋何罪之有?《公输》 // 何陋之有?
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满井游记》// 吾妻之美我者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不译)
音节助词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为
给、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向、对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为了、为着
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因为、由于
项为之强(《童趣》)
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贤能为之用《隆中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茅屋为秋风所破 // 贤能为之用 (被)// 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表反问或感叹的语气词,“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做动词:
好为《梁父吟》(唱)// 为坛而盟(筑)//酿泉为酒(酿造)//以弱为强者 (变成)//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是
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谓为信然( 是)// 俱为一体 // ……为天下富//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是 )
心理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雕刻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作为
以丛草为林(《童趣》)//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全石以为底//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为)//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作为)
做、
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做,接受 ) // 为忠善者
而
1、表并列关系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窥镜而自视 // 舍生而取义者也// 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表并列)
2、表转折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 宋无罪而攻之(表转折 )
3、表顺接(承接)关系,译:而且,接着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蹴尔而与之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顺接 )
4、表修饰关系
忽有庞然大物[注: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5、表因果关系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醉翁亭记》)//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其
1、它(他、她),它(他、她)们
父利其然(《伤仲永》)//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代五柳先生)//或遇其叱咄(代词,代先达)
2、它(他、她)的、它(他、她)们的
必细察其纹理,(《童趣》)//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稍稍宾客其父《口技》// 策之不以其道 //下视其辙(齐军的) // 公问其故(战胜的)// 卜者知其意(代词,他们的)
3、那、那里、其中的
神游其中(《童趣》)//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4、大概
其恕乎?(《论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5、表期望、命令或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6、这
其诗以养父母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代词,这)//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代词,那些)
7、难道
其真无马邪(《马说》)
以
因为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以中有足乐者 // 以其境过清 //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 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凭借
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以此夸能 // 以此自终 // 何以战(靠)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依靠)//以天下之所顺( 凭借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
用
徐喷以烟(《童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军中多务 // 以衾拥覆 // 祭以尉首(用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 以牒为械(用)
用来
杀之以应陈涉( 用来 ) // 将以攻宋(用来 )
把
以丛草为林(《童趣》)//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因以为号焉// 全石以为底//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必以分人(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把 ) // 以君为长者(介词,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
认为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不以疾也 //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作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
成为
卒之为众人
而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 卷石底以出(而 )// 俯身倾耳以请
来
家贫,无致书以观 // 以光先帝遗德 (来,表目的)//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表结果)
按照(根据)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策之不以其道
然
这样(代词)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公输》
……的样子
怡然自得[注: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童趣》)//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注: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但是(连词)
然,胡不已乎?(《公输》)// 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 // 然,胡不已乎// 然臣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作词尾:表……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满目萧然
动词:是,对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于
在
迁客骚人[注: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能谤讥于市朝 // 其一犬坐于前 // 忘身于外者 (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在)
到
皆朝于齐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到)//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从
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受地于先王 (从 ) // 起于鲁(从 )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 贤于材人远也《伤仲永》
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比
皆以美于徐公
向
假借于藏书之家 // 胡不见我于王(向)
因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被
不求闻达[注: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于诸侯《出师表》
乃
才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是、就、这才、却、反而、才、只是、就是
乃重修岳阳楼。
竟然、竟
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者
……的人(东西、事情)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者不可得兼( …的东西)。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的人 )
……的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是;是因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个;样(用在数词后)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同”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同”也”,强调语气 )
……的地方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夫
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丈夫
其夫呓语《口技》
那;这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将发议论。不译。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鹓雏发于南海《惠子相梁》
并
并且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都
黄发垂髫[注: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焉
啊(语气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始一反焉 又何间焉 (呢 )
怎么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里
且焉置土石
在那里
无陇断焉 // 惧有伏焉(在此)
从这里
不复出焉
从
向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跟从
隶而从者
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
然
然而不胜者(这样 )//然臣子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而)//吴广以为然(正确)//然足下卜之鬼乎(但是 )
乃
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 // 乃入据陈(才 )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3、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 4、哪里:安知鱼之乐也
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 )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注: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注: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类
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且
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请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少
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遂
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所
1、地方(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军队驻扎的地方)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所以
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注: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用来之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动心忍性)
谓
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因
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 4、因此(因以为号焉 )
与
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给(蹴尔而与之)
自
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注: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 相当于“……的样子” :怡然自乐// 翼然临于泉上
虽
1、即使 。例,虽有千里之能 // 虽不能察 //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 。例, 风力虽尚劲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