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鹰》课堂实录
沂源县西里二中 徐勤明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吗?
生:(生情高涨)(齐答)玩过!
[从学生最熟悉的游戏活动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大家做过这个游戏,有谁能说说你看的鹰是什么样子?
(生纷纷议论,竟哑然……有人小声说“我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鹰”。)
师:是呀,我在儿童时看过鹰,多年还真没看见过了。(学生似乎有同感,大多数学生点头赞许)。那么,大家肯定想知道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这里有三首歌曲片段:第一个片段《雄鹰在飞翔》、第二个片段《鹰之恋》、第三个片段《向往神鹰》。下面我们将欣赏音乐来鉴赏唐敏的优美散文《心中的鹰》(多媒体显示动画课题)
师:现在请大家欣赏第一个音乐片段。来,一起关注大屏幕!(多媒体显示,随着《雄鹰在飞翔》的歌曲,出现了三幅动画画面——“大鹰排成‘一’在蓝天上翱翔”、“鹰击长空”、“品字形”)。
(学生入迷,教室一片安静)
师: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很好。通过欣赏三幅动画画面和音乐。同学们说说“鹰”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生纷纷作答)
生(1):雄鹰翱翔,展翅未来!
生(2):鹰是无畏的探索者!
生(3):它无拘无束[注: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自由潇洒!所以刚才我的思绪随着他飞向蓝天,穿过平原,越过高山,感到天之高远,世界之辽阔!
生(4):它代表希望,给我们带来了勇气!看到他们飞翔的雄姿,我心中有一股没名的冲动,先前烦恼事,一扫而光。
师:同学们,说得很不错,为大家回答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教师及时鼓励,树立学生信心,活跃课堂气氛。]
师: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看文中唐敏写的“鹰”哪些片段与我们刚才体会的形象吻合?
(学生认真看书,轻放《雄鹰在飞翔》)
生:(纷纷举手)第五段、第七段、第八段
师:这些画面都是作者什么时候看到的?(生齐答“小时候”)阅读“小时候……鹰是空中的音乐”,注意鹰飞翔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回旋”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一字形,身子一斜,听任气流托着它回旋。(部分学生)螺旋一样的来回飞翔。
师:很好,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心目中,鹰是空中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并互相交流。大家注意本句的修辞,(生齐答“比喻”)具体点应该是比喻中(学生接了过去,齐答“暗喻”)“比喻”讲甲乙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那么“音乐”和“鹰”之间有何相似呢?
(学生讨论热烈,纷纷要求回答)
生1:鹰在空中飞翔,“听任气流托着它回旋”,不仅具有音响效果,而且具有节奏感,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生2:鹰在空中飞翔,能给人带来美感、乐感,如同音乐。
生3:鹰击长空,能给人希望,如同音乐能给人以鼓舞。
(生鼓掌)
师:好,阅读“最难忘的是……心就不会死”,哪位学生起来给大家读一下?要读得情深意切,而又激越。(许多学生抢着要读)其他学生思考:“不管多么绝望、悲伤,只要看到鹰从天上飞过,心就不会死。”这句话的含义。
生1:看到鹰飞,就会听到音乐。
(有学生不同意)
生2: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它都会勇敢的飞翔。
生3:(进一步补充)刚才两位同学只是就鹰本身而言,我认为“心不会死”,主要从心灵和精神面貌上来回答,鹰搏击长空的气势,锲而不舍[注: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给了身处绝望、悲伤的人们以希望和力量。
(这位学生理由充分,表达准确,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师:再看大屏幕,“鹰扎进瀑布冲泻的深潭”的动画。齐读11-12段,找出鹰之死的词语、句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大声朗读,学生基本都找到了,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让坐在最后的一位男同学回答)
生:“悄悄离开”、“飞向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向蓝天作最后的冲击”、“箭一样扎进深潭”。
(后一问语塞)
师:再讨论一下,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1:不愿人们看到它的死
生2:说明它对死很坦然,毫不畏惧。
生3:能预知自己的死亡,有灵性。
师:很好,它的死带有一种什么样的色彩?用一个词回答。
(有的说“庄严”、有的说“悲壮”)
师:都对,这些都是作者小时候目睹鹰的形象,是作者小时候对鹰的认识,也是作者“心中的鹰”,请用概括性的语言把“心中的鹰”表述出来。
生:“心中的鹰”是庄严、雄壮的鹰,具有坚定信念的能带给人美感和希望的鹰。
生2:有灵性,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的鹰,是永远翱翔从不愿在人前倒下的鹰。
师:概括得非常好,(师总结,屏幕显示板书1)
(板书1)
师:大家回答问题很好,下面放第二个音乐片段《鹰之恋》,轻松的同时,注意歌词的内容。歌曲中写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鹰”?
生:(听毕)一只受伤的苍鹰
师:大家想一想,这只苍鹰是怎样受伤的?
生1:可能与其他鸟搏击而导致的
生2:可能是猎人打伤的。
(多媒体放猎人枪击鹰的场面)
师:是啊,鹰生存艰难,繁殖慢,“一对老鹰要两年才生一个蛋,平均两个蛋中只能孵出一只小鹰”,不仅为寻充足的食物与其他鸟产生磨擦,而且有猎人围追堵绝。文中就有“我”目睹“鹰”被猎人打死的场面。大家找出这一部分,并快速默读,找出“我”在“鹰”被子弹打落前、后的感受,猎人的感受,贺老头对此事的感受的句子。
生1:在“鹰”被打落前阻止,后是“奔向宽阔的野草地,从草地上爬近那只鹰”,显示出他痛苦的神情。
生2:贺老头 骂声震天 猎人 打落鹰 无奈 痛苦
 
[1] [2] 下一页
; (多媒体显示动画板书2)
[板书出现,先前的板书“我心中的鹰”被击落,形象可感,便于学生理解。]
师:齐读“从那以后,我心目中的鹰都被击中了。……”到结尾,思考:作者开头说“天上再也看不到翱翔的鹰了。”结尾又说“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飞翔的鹰了。”作者这样写,意图是什么?
(生讨论热烈)
生1:作者为鹰击落而悲痛,同时为再没见到过鹰而遗憾。
生2:在作者看来,这一次小战士不仅击落了鹰,而且毁坏了我心中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信念。
生3:我想作者再也没有见到过飞翔的鹰了,除了鹰繁殖艰难外,多数还是象战士一样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捕杀的结果吧。
生4:所以我们不能再滥捕动物了。
生5:更不能乱砍乱伐了。
师:回答得好,说明同学们已进入文章深层面了。在作者 的心目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共存关系的,“没有鹰的天空,就没有庄严,没有音乐”,这个缺憾是无法弥补的。作者谴责捕杀野生动物的野蛮行为,为一种物种的消失而哀怨的同时,在昭示人们,必须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必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完成板书 多媒体显示整个板书)
师:没有鸟的天空是沉闷的,没有树的世界是单调的,所以我们人人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动物,爱护树木,重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关系。
(在《向往神鹰》音乐中结束本课)
下课!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不在于用多媒体教学,而是用三首与文章内容有联系的歌曲作为学习全文的一个主线,辅助以动画画面,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思想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
(附总板书)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