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4大道之行也 讲学稿
课型:新授
执笔:黄贵鹏
时间:
学习目标:
1. 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 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 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 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孔子,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本文选自《 · 》。礼运,《礼记》 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著作。
3.《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朝代) (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有 。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编纂(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
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
3.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能
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
4.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
5.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注: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的文字。
 
[1] [2] 下一页
;
7.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8.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9.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10.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注: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夜不闭户[注: 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表意相近的语句。
三.合作探究
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注: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有无相似点?
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
第一部分:一.1.春秋2.《礼记·礼运》篇 孔子3.西汉戴圣 《论语》《孟子》等。二. 1.jǔ mù guān fèn zuàn wù shuān 2.略三.1.a.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施行b.通“举”c.培养和睦(气氛)d.所以 。动词,以……为亲e.同“鳏”,老而无妻的人f.得到供养g.职业h.憎恶i.私藏j.奸邪之谋。发生k.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l.用门闩插门。2. ⑴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扶育自己的子女。⑵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⑶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的劳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