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学校
北京十四中
授课教师
李璐
课题
故宫博物院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自习本课基础知识,继续培养速读能力。
2、 巩固说明文的知识,理清本课的说明顺序。
3、 概括故宫博物院、前朝、内廷的特征。
教
学
重
点
1、 从地图入手理清说明顺序。
2、 巩固概括说明文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
学
难
点
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介绍学校内的景物。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预习
1、注音:矗立、鳌头、金銮、湛蓝、
额枋、蟠龙、钟磬、檀香、
垂脊、鎏金、轮廓、坤宁、
气氛、迥然、掩映、点缀
2、多音字:禁、降、朝、和
3、文学常识:作者、文体
二、整体感知
1、一组学生朗读全文。
2、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的地图。
3、学生分析具体介绍故宫博物院所用的说明顺序。
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3、教师投影全景图,任选建筑物,学生说出名称和用途。
4、学生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5、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故宫博物院的特征。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6、学生讨论第1和1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7、教师小结,投影答案:
(1)说明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及地位。
(16)介绍景山及从景山回望故宫的全貌。
三、速读分析
1、学生速读第2到15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2-15)说明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特色。
2、教师小结并投影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它问题:
(2)概括说明故宫博物院的总体布局和艺术特色。
(3)说明从天安门到太和门的景物。
(4)说明三大殿台基的规模外观。
*为什么要先介绍台基?
(5-8)说明太和殿的外形、内景、位置、用途。
*这几段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这几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9)说明中和殿的外形、用途。
*画出中和殿的外形。
(10)说明保和殿的用途。
(11)说明“前朝”“内廷”通道。
*第1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说明乾清宫的用途。
(13)说明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说明“后三宫”的布局、气氛、彩画。
(15)说明御花园的规模、布局、气氛。
[1] [2] 下一页
*从这几段中任选一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欣赏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5、学生谈感受。
四、拓展训练
1、教师小结建筑物的常用说明顺序。
2、学生介绍学校内一个有特色的建筑物。
五、作业
1、整理笔记。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