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大道之行也
编写人:薛春梅 第六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
2、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
3、掌握重点文言句的译义
一、自主预习
1.文章出处和背景(自己查资料了解。)
2.正字音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注: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mù) 鳏(guān) 恶(wū) 男有分(fèn)
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guān) 幼有所长(zhǎng)
多音字 wù fēn xīng
è fèn xìng
ě
3.词语
1)大道之行也∶ 2)天下为公[注: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3)选贤与能∶ 4)讲信∶
5)修睦∶ 6)亲其亲∶
7)子其子∶ 8)使老有所终[注: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9)鳏∶ 10)寡∶
11)孤∶ 12)独∶
13)男有分∶ 14)女有归∶
4.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书,翻译课文。
二、交流展示
三、巩固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编纂(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 (2)谋闭而不兴(兴: )
(3)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 (4)故外户而不闭(闭: )
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5.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 、 。
6.《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
。
7.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
8.译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9.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11.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
[1] [2] 下一页
大同:
12.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⑴
⑵
⑶
13.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14.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19.“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注: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0.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