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品味剧本中诗化的语言。
2、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欣赏人物语言。
3、体会作者对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和对当时的封建势力的抨击。
二、学生重点:目标①
三、学习过程:
(一)文题 读注释①。
(二)知背景作者
1、作者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的戏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
一般称为 历史剧 喜剧时期
《享利四世》《亨利五世》 《仲夏夜之梦》等
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期(1601—1607)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时期。《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后期(1608—1612)被称为传奇剧时期。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虽然作品内容仍然是抗露黑暗现实,但态度却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2、文艺复兴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类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主要内容:人性 神权主义
个性解放 禁欲主义
理性 蒙昧主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样的反封建意识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部爱情悲剧,这是一部五幕剧,本文是第二幕第二场。
四、课文前进
(一)生字词
(二)哪些地方反映了罗与朱对对方的爱。
1、品艺术
如何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特点?
2、析重点
①该剧主要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
③在该剧的结尾处,罗密欧说愿意做朱丽叶用丝线牵拉的鸟儿,该怎样理解?
3、攻难点
怎样理解该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五、结构
罗
密
欧
与
朱
丽
叶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驾着白云缓缓地 罗密欧的爱情独白
爱慕
思念
追求
反抗
驰过了天空一样”
第二部分(到“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朱丽叶的爱情独白
第三部分(到“这样美满的事不会是真实的”) 有情人互诉衷情
第四部分(到结尾) 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六、同步训练
1.填空题
(1)莎士比亚是欧洲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著名剧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诗意浓郁的_________悲剧。全剧通过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的事实,反映了_________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3)戏剧文学(剧本)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从作品的美学感受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篇幅长短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从表现手法的不同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在我国民间传说和古典长篇叙事诗中,与本剧剧情相似的作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选择题
(1)下面加线字的字音、字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踉跄(qiāng) 咆哮(xiāo 吞噬(咬)
b.悲恸(dòng)
[1] [2] 下一页
藏匿(nì) 攫夺(夺)
c.冗烦(rǔn) 窥伺(sì) 聘礼(定亲)
d.恐吓(hè) 血泊(pō) 坟茔(坟地)
(2)下面句中加线词语和括号里的词语互换后意思有所改变的( )
a.他手里还拿着锄头铁锹,都给我们拿下了。(被)
b.我简直不敢独自一个人站在墓地上。(几乎)
c.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不管)
d.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到底)
欣赏戏剧片段,回答3~6题。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商人安东尼奥借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犹太人)3000块钱过期未还,夏洛克要坚持按契约处罚,在安东尼奥的胸口处剜下
巴萨尼奥 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
夏洛克 我的回答本来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
巴萨尼奥 难道人们对于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注: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吗?
夏洛克 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巴萨尼奥 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 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由于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是摇头摆尾[注: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
巴萨尼奥 借了你3000块钱,现在拿6000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洛克 即使这6000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成6份,每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3.夏洛克对“为什么不愿意接受3000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这一问题的实质性回答是( )
a.“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b.“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赶掉,谁管得了我?”
c.“天生的癖性”。
d.“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
4.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夏洛克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他的真正的意图是( )
a.可能满足他割肉的心愿。 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
c.可以“不给毒蛇咬两次”。 d.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
5.夏洛克同巴萨尼奥对话时为什么两次使用反问句?最符合他当时心态的是( )
a.不愿正面回答问题 b.不敢正面回答问题
c.不甘正面回答问题 d.不屑正面回答问题
6.《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主要产生在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的社会矛盾。
7.作文:简评《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性格塑造(600字以上)。
答案与提示
1.(1)文艺复兴 英 《李尔王》 《哈姆雷特》 《奥赛罗》 《威尼斯商人》
(2)爱情 人文主义者
(3)悲剧 喜剧 悲喜剧 独幕剧 多幕剧 歌剧 话剧 舞剧 歌舞剧
(4)《梁山伯与祝英台》 《孔雀东南飞》
2.(1)d(提示:a.跄(qiàng),哮(xiào) b.恸(tòng) c.冗(rǒng))(2)b(提示:简直: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几乎:接近于。两者程度不同)
3.a 4.d 5.d
6.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 7.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