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古代诗歌二首》检测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羁( )鸟 故渊( ) 守拙( )荫庇( )
屋檐( ) 赡( )养 暧暧( ) 废墟( )
2、 据拼音写汉字
fán( )笼 狗fèi( ) 秋míng( )
竹xuān(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寒xuān( )huàn( )女
míng( )思苦想 端ní( )
3、名句默写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曲。 , 。
(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文学常识填空。
(1)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朝代诗人,我国第一位
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
,诗歌有《归园田居》 等。
(2) 王维,字摩沽,世称 ,唐代 诗人。 是苏轼称赞王维之语。
5、将下列各句中用错的标点改正过来。
(1)“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水生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 ……
(2)于是,在闪闪泪光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汉奸?什么是卖国贼?什么是气节?
(3)“怎么?味道不行?不喜欢吃螃蟹了?”他问。
(4)要在城西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关心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人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处。
(传达、表达、暗示、启示、掌管、控制、照料、照应)
小时候,大人们爱握住你的小手,那是因为你不会说话,也不懂说话,他们要通过手来 对你的爱;上学了,同学之间握手,或传达着对你的热情,或 着对你的意见;毕业了,与老师握手,那是告别,老师那重重一握,告诉你今后的人生要好好
;家中亲人在你走出家门时与你握手,告诉你已经成人了,要懂得 自已。
7、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1〉 a吹 b掠 c袭 d 拂 ( )
〈2〉 a落 b圆 c明 d上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3〉 a傍 b依 c横 d到 ( )
〈4〉 a声 b 有 c几 d一 ( )
阅读强能力〈24分〉.
8、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作者的 。
(2)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9、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自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3分)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词中说的“心事”指 。(3分)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3分)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闺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12、结合东晋的时代背景,你怎么认识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如果在当今社会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
答案:
1、jīyuān zhuō yìnbì yán shān àixū
2、樊 吠 暝 喧 暄 浣 冥 倪
3、(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 竹喧归洗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4.〈1〉东晋 山水田园诗人 《饮酒》
(2)王右丞 山水诗人 "味摩谙之诗,诗中有画[注: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5.(3)〈第①句问号改为叹号或逗号;第②句
中前两个问号改逗号,第三个问号改句号;第
④句的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顿号和句号)
6.传达 显示 掌管 照料
7、〈1〉d〈2〉a〈3〉c (4)d
8、(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韦应物的《闻雁》和赵碬的《寒塘》均是写秋天思乡之情的,都与大雁南飞有关联。只不过前者是秋夜雨中闻雁声而思,后者是秋晨见雁翔而思,切入点稍有不同罢了。古人提及大雁,往往会引发两种情感:一是因鸿雁传书之说而渴望获得某种信息,且多是喜讯;二是因雁是候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一年两次迁徙,,回归故巢,常会牵动漂泊异乡的游子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惰。该题选取的这两首诗就属于后者)
9、(1)c〈2〉希望抗金报国
〈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前人对岳飞词的评论,其核心是“壮怀”和“蕴藉”这两个词。“壮怀”指词的内
容,即表达的情感;后者指词的风格。如前所说,词中的“心事”是希望抗金报国。然而这种“壮怀”并不被理解,“阻归程”“知音少”,因而郁闷,但本质上表达的仍是一种“壮怀”。
10、“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注: 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11、“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同意“关键”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之说。本诗书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想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2、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追求高洁的人格,厌倦污浊的官场,隐居田园,从事农作,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具有历史的局限性。社会需要进步和发展,里不了社会和高度的科学技术,我们青年人应积极“入世”为社会做贡献。喜欢自然,尊敬自然,可以建造别墅,可以游览观光,但不可把理想局限在自给自足[注: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封闭的个人农耕上。(开放性习题,答案只是个人想法。)
<< 上一页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