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教案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作者在西部大开发话题上产生的联想。
2.围绕一定话题展开联想训练。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西部大开发意义的深刻认识,作者通过联想从多方面说明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见解高人一筹[注: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文笔挥洒自如[注: 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读来酣畅淋漓[注: 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三、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朱增泉将军(中将),总装备部副政委。军旅诗人、散文家。代表作《边墙·雪峰·飞天——朱增泉散文自选集》、《边地散记》、《西部随笔》(散文集)等
(二)预习课文,解释词语。
似乎:仿佛;有些像。
别扭:①彼此意见不投合。亦指争执之事。②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利。③因不适而引起身体上不舒服的。④不顺心;不顺手。⑤执拗的。⑥拘谨。⑦难对付。
游移:犹豫不决[注: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注: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踌躇;左右摇摆。
关注:关心重视。
滋润:①湿润,不干燥。②用食物或营养品供应。③浸润;使湿润。
任劳任怨:工作不辞劳苦[注: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不怕受埋怨。
亘古:整个古代;终古。
泛滥:①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②形容事物、思想到处扩散。
泱泱:①水势浩瀚的样子。②气魄宏大。③云起的样子。④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纷至沓来[注: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接连不断[注: 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地到来。
举措:举动;行为。
销蚀:溶化;消融,腐蚀。
媒介: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三) 初读课文,理清总体思路
课文开头先明确“中国西部”的地域概念,指出中国的东西部自古以黄河、秦岭为界,为下文作铺垫。接着以历代统治中心的确定,西部在华夏文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西部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为华夏子孙提供庇护,西部又是炎黄的故乡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西部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此也就不言自明。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最后阐述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表达希望脚踏实地[注: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干出实实在在业绩来的心愿。这是全文的中心意思所在。
(四)讨论课文中的联想特点
1.联想的丰富性。联想涉及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正因为丰富,文章的主旨才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联想带有的情感色彩。作者对西部充满深情,热切希望开发西部地区,让西部地区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联想的知识成分。丰富的联想,正来源于作者丰富的人文知识。
(五)进行联想训练
可以有两个训练方案。一是联系课文,组织学生围绕“西部大开发”的话题谈自己的所思自想;二是另选话题,如以有关历史文化为背景“谈谈自己的家乡”等,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