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标签: ]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及课程目标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它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只为心疼灯盏里的两根灯草,刻画一个活灵活现[注: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的吝啬鬼形象。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新课程标准对5——6年级在阅读和习作方面提出如下目标:1、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出自己喜爱或憎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二)说学生实际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也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他们会比较难理解。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五年级学生野兽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也不容易理解到。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儒林外史》以及吴敬梓相关资料,掌握“痰”、“侄”等生字词;

技能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注: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的吝啬鬼形象,

2.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著和激发写作的兴趣

其中重难点是: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题引入

1.谈话导入,简介《儒林外史》

⑴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爱读什么书?其实,在我国浩如烟海[注: 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上,还有许多优秀的著作值得一读,尤其是古典著作。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甚至连自己的写作风格都受影响。知道是哪部小说吗?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询问他们平时读什么书激起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随老师进入文本。关注古典文学名著。

“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 “监生”、“贡生”、“举人”等称号)

3.感受“富有”。

⑴ 说道有钱,他可有钱啦!

这是《儒林外史》中描述的: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指名读。

⑵ 什么感觉?(家财万贯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敌国[注: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啊!)

是啊,在那个时代,10两银子,就够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用途了,所以,用现在的话说,严监生绝对是个——(大富翁,大富豪)

设计意图:通过

二、初读,感受严监生“吝啬”

1.这么富有,他是怎么过的呢?全班齐读一遍课文。

读完后,你对文中的那些词不明白?

弄懂了这些词之后,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课文,了解到这件事之后,你对主人公严监生有什么感觉?

3.感受“病重”

⑴ 是啊,当时的严监生病得可实在不轻。指名读。

⑵好重的病哪!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奄奄一息[注: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病入膏盲、气若游丝、油枯灯灭、危在旦息、无可救药[注: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对话小结:是啊!按理说,一个像这样的垂死之人,此时想着的应该是如何交代后事。可是,此时,严监生念念不忘[注: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的却是(两茎灯草)。两茎灯草值多少钱啊?跟他的万贯家财[注: 形容家产极丰。]相比,那简直就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注: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天地之差、微不足道[注: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沧海一栗、大巫见小巫)你说,这是多么反常的行为啊!这是多么可笑的人哪!这就是吴敬梓笔下千古留传,臭名远扬[注: 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的吝啬鬼!

三、精读、品味“绝妙”

1.严监生的形象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注: 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不仅归功于作者吴敬梓绝妙的讽刺风发,还在于其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

小组活动: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 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1、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教师范读,故意漏读“总”,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听,通过教师范读的变化,体会严监生的心理。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从字词中理解人物的心理的方法。

△ 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2.这些都是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读,你们就读划红线的句子,其余的我读。

3.小结: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紧紧扣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展开细致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拍成电影的话,肯定是一个特写镜头。

4补白语言交流

⑴ 当大侄子猜测,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会说什么呢?——

 

⑵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眸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紫了——

 

⑶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⑷ 最后,赵氏道出他的心声,挑掉一茎灯草后,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小结:看来咱们写人哪,还得联系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

设计意图:打开学生思维视野,活跃思维,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手法。

7.既然说话不行,那心里想想总行吧!把这些话都改为严监生的心理活动,这样好吗?

四、扩展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先欣赏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有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的风采并阅读比较:

 

(六)说教学反思

[1] [2] 下一页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的改善,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在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使我更关注到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设计中更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应用后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这种新形式和更美观新颖的课件表现出新奇和兴趣,学生的教学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新的技术带来了教学的革命,在教学设计和资源采用中都得更加考虑到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的预设等等,交互过程本身是学生课堂主体的体现,同时也形成良性循环,更加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的发挥。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