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指导写“怎”、“思”二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注: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听录音《骆驼和羊》的故事。
2.引题。师:故事中骆驼和羊为了高好还是矮好争论不休,最后去找老牛评理,老牛会怎么说呢?假如你是老牛,你会跟这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别急,让我们先来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吧。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3.板书课题: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2.在小组里把难读的字音,读给小伙伴们听。
3.游戏:秋天到了,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农民伯伯正在摘枣子,我们也去帮忙吧!,请摘到枣子的小朋友,读准字音,读正确了,可口的枣子送给你。
4.指导写“怎”和“思”,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考虑: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朗读感悟。
1.生字学完了,这一次读课文就难不倒你了,那么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2.读读这两组句子,你发现了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
3.品读写小柳树的句子,欣赏她的美丽。
(1)同桌对读,指名赛读,比一比谁读的小柳树最美丽?
4.过渡: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注: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注: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显得那么妩媚、迷人,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
出示: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指名读,齐读)
(2)随读看图了解“浅绿色”,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更多的颜色,用“浅”扩词。
于是,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瞧不起小枣树了,你听:(课件出示句子,录音同步播放句子的朗读)
(1)“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2)“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3)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5.有表情地朗读上述三句话。这两句话用了三个“多”,三个“!”
6.如果你是小枣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生答)可小枣树说了吗?不,她什么都没有说,她只是默默地站着,默默地听着,默默地长着。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又觉得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呢?得意、骄傲、不懂礼貌、看不起别人
(四)、演读感悟(5~8)自然段:
1.师讲述:转眼,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果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而小柳树呢?什么也没有结。这回,小枣树是不是有机会说小柳树了,她们是怎么说的?(课件:以课文的第二幅插图为背景,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2.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
3.说一说小枣树都发现了小柳树那些优点
4.朗读对话,感悟小枣树的宽宏大量[注: 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1)同桌练读;(2)指名同桌读,师生评价;(3)分角色读男:柳树,女:枣树,师:旁白。
5.小结:读到这里,你又发现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生答)
(五)整体回味
(六)拓展运用
1.小朋友们,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听了小枣树的话。如果你是老牛,你会对那两个为了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不休的好朋友骆驼和羊说什么呢?(课件出示:《骆驼和羊》的前半部分,老牛的话为空白处理。)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再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七)作业设计:
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柳树又穿上了美丽的新衣服,小枣树还是那么光秃秃的。这时,小柳树会对小枣树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