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巩固课)
责任编辑:马伯岭 审核: 审批:
一、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①明确同义词(近义词)的概念与分类。
②弄清同义词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⑵能力目标: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⑶情感目标:把握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感悟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魅力无穷。
二、学习内容:①同义词概念 同义词类型 同义词差别的主要表现
②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及训练
三、学习方法:比较 归纳 探究
四、问题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你举例具体说明。
2.同义词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请你举例具体阐释。
3.既然正确使用同义词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那么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请你结合例子加以阐释说明。
五、高考链接
(一)考点释义: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正确使用词语”是指根据提供的语境(句子或语段),辨析并选用恰当的词语,或判别某些词语使用得是否正确。“词语”主要是实词、虚词和成语。词语的使用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包括上下文和情境两个方面。上下文是语言自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它对语义起着限制、解释作用,使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语义。情境,一般指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性格、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对词语的选用有制约作用,在不同的情境中适用的词语也不同。所以词语使用得是否正确,就不仅与词语本身的意义有关,还与语境中的逻辑因素、语体因素、修辞因素以及语句的呼应等密切相关。
(二)各小组快速查字典,完成各题。(每两组一题,看谁讲解得更精彩)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1999年全国卷)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存财产,以防有人借改革之机 国家资财。
②去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多数地区乱收费的发展势头得到 。
③最初,巴黎只是塞纳河中间的一个小岛,后来 向塞纳河两岸发展而成为一个大城市。
a.鲸吞 遏止 逐步 b.侵吞 遏制 逐渐
c.侵吞 遏制 逐渐 d.鲸吞 遏止 逐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真是____。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注: 珍异难得的宝物。]、古玩文物,令人 。
a.琳琅满目[注: 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美不胜收[注: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目不暇接[注: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注: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b.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c.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d.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1996年全国卷)
【方法小结】
学习方法:一要重视词语的积累。除了掌握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词语外,应该随时摘录并定时整理平时阅读中,尤其是报刊杂志中出现的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词语。二要加强语境意识。行之有效[注: 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的方法是进行词语换用和同义词辨析。换用和辨析必须探寻词义和上下文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地增强语境意识。三要注重实际运用。除了在平时说话、作文中注意正确运用词语外,还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遣词造句的专项练习。遣词造句的专项训练不同于平时说话作文中的词语运用,它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审题要领:主要是审明试题的类型,以便迅速有效地把握选项的特点和确定解题的方法。词语运用的考核在每年高考卷中都会有类型不同的三到四道题,有虚、实词和成语的选词填空题,词语使用的正误判断题等。不同的类型,往往在题干的表述上有所反映,比如用“最恰当的一组是”来表述的常是辨析型的试题,而以“使用正确的一句是”来表达的是正误判别类的题目。 类型不同,给出的选项和语境也不同,解题的要求也就不同,一般来说,辨析型试题所涉及的语境大,往往要把几个近义词语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语境)中去比较;正误判别型试题,给出的句子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须从本句所提供的语境出发考虑其用词的正误。
解题步骤:
①审读题干,确定试题类型。
②分析选项,确定词语含义。辨析型试题,都提供同义词或近义词选项,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这类题要从辨析这些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入手,能准确把握住同中之异,就容易抓住解题的要害。正误判别类,一般都给出加点词,或特别指明句中含有成语,这类题必须分析加点的词语或成语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
③结合语境,确认正确答案。无论是以辨析为主还是以判别正误为主,都离不开选项所给出的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明确语境对语义的限制和补充解释作用以判定词语运用的合理性。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了上下文,“不通”的可以变“通”,不合理的可以变合理。
六、达标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般庙宇里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 美的,又不象中国人。
②诗人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的 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
③“生存教育”的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数十个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 提出的。
a.偶然 心情 慎重 b.偶尔 心情 郑重
c.偶尔 心绪 慎重 d.偶然 心绪 郑重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注: 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注: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3.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1月18日地球再次通过了狮子座流星群, 了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当凌晨二时流星雨发生时,天空出现了近百颗流星 天空的景观。这些流星好象从天空的同一个点幅射而出。幅射点(流星 出发的那个点) 正好指向狮子座。天文学家根据 到的流星陨落的速度和方向再从中扣除地球的运动速度及其重力场的作用,就能确定流星在空中的实际运动速度和方向。
a.截获 掠过 轨迹 观测 b.截断 划过 轨迹 观察
c.截断 掠过 轨道 观测 d.截获 划过 轨道 观察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 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 什么都不得不 。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6.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齐白石的画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 ,树丛啦, ,如象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 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 。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 :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注: 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草虫更显得栩栩如生。
a.浓墨重彩[注: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精雕细刻[注: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依稀可见 相映成趣[注: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b.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历历可辨 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c.浓墨重彩 精雕细刻 历历可辨 相得益彰
d.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依稀可见 相映成趣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经山饰梅, 。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
a.别具一格[注: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不落窠臼[注: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匠心独运[注: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独树一帜[注: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注: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字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b.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注: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的东西,喜欢问问底细。
c.中国代表振振有词的发言响彻整个会议大厅,赢来了经久不息[注: 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的掌声。
d.信收到了,但信封上的纪念邮票却已不胫而走[注: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