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雨巷》学案
   [标签: ]

《雨巷》学案

一、学习目标

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特点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通过朗读与鉴赏,咀嚼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所具有的音韵美及画面美;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全诗。

二、学习方法

朗诵法、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三、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惆怅(           )      颓圮(   )       彳亍(          )

雨巷(    )             尽管(   )

巷道(    )             走尽(   )

2、  词义辨析:

寂寥:

寂寞:

 

徜徉:

彳亍:

 

彷徨:

犹豫:

3、  找出本首诗中所包含的意象:

 

 

四、合作探究

1、  本诗中哪几个意象是主要意象,怎样理解赏析这些意象?

 

 

 

 

 

 

 

2、  怎样理解“姑娘”的涵义:

 

 

 

 

 

 

 

 

 

3、  诗中“我”有什么象征意味?

 

 

 

 

 

 

4、  讨论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练习

找出下面这首词的意象,并作简要赏析: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六、学习体会(学习这节课或这篇文章后的小感想)

 

 

 

 

 

 

七、资料链接

1.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余杭人。“望舒”是他的笔名,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zhǔ)”两句,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前期创作深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个人情感的痕迹明显;后期着重表现灾难中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

[1] [2] 下一页

2.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1927年夏,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诗人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着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备课人:戴燕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