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 居 赋》教案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冯正伟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写作技艺。
2、了解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
教学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居住在低矮的平房还是喜欢居住在宽敞的高楼?喜欢住在宽敞的高楼还是喜欢住豪华的别墅?可是偏偏有人钟情于低矮破旧的平房,我们一起来学习自读课文《旧居赋》,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什么钟情于破旧的平房呢?(板书课题)
二、解题
1、明确“赋”的含义: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2、明确文体:散文。
3、根据题目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旧居”“旧”在哪里?为什么要“赋”“旧居”?“旧居”里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赋”?
三、交流预习
共享预习中解决的生字词。
四、学习课文
(一进旧居 理清思路)(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②“旧居”“旧”在何处?(破旧、狭小、简陋、低矮)文中哪里可以体现出其“旧”?(略)
③ 我对旧居拥有怎样的感情?用文中一个词语来回答。(眷恋)
④我为何对“旧居”拥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用文中哪一句话可以高度概括?(认真体察,细细吟味,它却也别有一番动人的情趣)
(二进旧居 品析佳段)
①深情朗读课文2、3两小节,仔细体会“旧居”有何情趣?
明确:色泽古雅淡朴;空气润而不燥;四季景色宜人;远近动静和谐;处处充满神韵……
②除这些显在之趣外,还有无其他隐在的情趣?
明确:让人活力倍培;让人沉静;使人奋发;甘于贫苦……
③集体朗读2、3两段,进一步体会我对“旧居”的眷恋之情。
④破旧、狭小、简陋的“旧居”,神韵却铺天盖地[注: 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而来,你觉得在写法上这里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
明确:按照合理的顺序有条不紊[注: 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地写出了“旧居”的特点。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春到冬。
(三进旧居 领悟内涵)
① 一般人弃之不及的旧居,“我”却能从中体察、吟味出他动人的情趣,除了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外,你觉得还需要拥有什么?
明确:一颗美好细腻的心灵。
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透过文字来看一看文中的我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为何拥有如此洒脱的人生态度与高洁的生活情趣。
明确:他心境开朗、胸怀宽广、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热爱生活……
请学生补充介绍关于作者的生平资料。
明确:佘树森,安徽人,生于1937年,成长于文革时期,卒于1995年。当代散文家、评论家、教授。有多部散文作品选集。
师小结:借“旧居”写“境况”,借“境况”写“心情”,这真是作者高超写作技艺之体现。
五、拓展。
就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的历史文化名人中,有无如文中的我一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之士?是什么促使他们放弃诱人的物质享受不要?
明确:居里夫人、钱学森、刘禹锡……是崇高的精神追求让他们舍弃了一切诱人的物质享受。
六、全文小结。
让我们怀着对清贫而乐于奉献的知识分子的无限崇敬,集体朗诵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