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欣赏孙悟空在借扇过程的机智勇敢,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品味小说在叙述打斗场面时动词的准确运用。
3.学习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和猪八戒实干苦干、英勇作战的精神。
【词语积累】
大展神通 直挺挺 光耀耀 毛森森 筋暴暴 喘嘘嘘 天罗地网[注: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心慌脚软
心惊胆战[注: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悔之不及[注: 后悔也来不及了。] 四面八方[注: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罗网高张 摇身一变[注: 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三头六臂[注: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焰焰烘烘 摇头摆尾
飘飘飖飖 平平息焰 寂寂除光 喜喜欢欢 习习潇潇 云漠漠 落霏霏
【课文分析】中学语文在线()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唐僧行过千山万水[注: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经历了形形色色[注: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的磨难和考验。过“火焰山”是取经途中的一次大“难”。《西游记》用三个章回详细地叙述了这次大“难”。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60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61回:猪八戒助力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本文选自《西游记》第61回。
文章第一段如一段电影的快镜头,快速切换着画面。画面上是孙悟空与牛魔王一对一的“单打”。短兵相接[注: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千变万化[注: 形容变化极多。],一物降一物[注: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请看:
孙悟空六次变化:海东青 乌凤 丹凤 饿虎 狻猊 赖象
牛魔王六次变化:天鹅 黄鹰 白鹤 香獐 大豹 人熊
文章第2-7段,从“单打”到 “单对众打”,夸张而充满想象!请看:
牛魔王变成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
孙悟空: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
在这场“角斗”中,猪八戒也大显身手[注: 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竭尽全力[注: 用尽全部力量。]。四大金刚也合众迎战,天上地上仙人凡人一同斗“牛”。牛魔王只得“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
文章不厌其烦[注: 厌:嫌。不嫌麻烦。],详写“借扇”过程,刀光剑影[注: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写“用扇”只寥寥数笔,以繁笔描摹、叙述“借扇”,洋洋万言,尽显孙悟空的神力,显出猪八戒的实干苦干和英勇作战的精神。
【思维训练】
1.在本文中,孙悟空是个怎样的形象?
( 在本文中,孙悟空是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 。 )
2.在本文中,猪八戒是个怎样的形象?()
( 在本文中,猪八戒是个实干苦干、竭尽全力、英勇作战的形象 。 )
3.《西游记》为什么详写“借扇”过程,而略写“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