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联系前面的故事和孙悟空的形象,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和孙悟空性格的发展。
2.体会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人物作出简单评价。
3.学习孙悟空顽强的斗志、无畏的精神、超群的智慧,以及忍辱负重[注: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除恶务尽[注: 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的高尚品质和忠心耿耿[注: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斗志不衰的美德。
【词语积累】中学语文在线()
摇身一变[注: 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顿口无言[注: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巧言花语 嘴伶舌便 战战兢兢[注: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口不能言 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不知好歹[注: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谗言冷语 事不过三 无耻之徒 手下无人 千辛万苦
鸟尽弓藏[注: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兔死狗烹[注: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半途而废[注: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唧唧哝哝 三番两复 转意回心 凄凄惨惨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原题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尸魔”即“
这个故事有两组冲突:一是尸魔与孙悟空的矛盾,一是唐僧、猪八戒与孙悟空的矛盾。尸魔先变成美女,挑起与取经人的第一次冲突,结果被孙悟空一棒打下,留下假尸逃走。于是引发了唐僧、猪八戒、沙僧与孙悟空的冲突。因为八戒的挑唆,唐僧念起“紧箍儿咒”,孙悟空无奈之下保证决不重犯,第一场冲突暂时平息。第二次尸魔变成老妇人,又被孙悟空识破,尸魔只得再次留下假尸逃走。他与唐僧等的矛盾再次激化。唐僧狠很地把“紧箍儿咒”颠倒念了二十遍。孙悟空无奈答应不再“行凶”。第三次尸魔变成老翁,这次孙悟空经过一番思量:“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傅捞了去,却又费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这体现了悟空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其结果是悟空打死了尸魔。悟空经过与尸魔的三次冲突,终于消灭了妖怪,但这导致了他与唐僧冲突的激化——唐僧赶走了悟空。
课文节选的是“三打”中的最后“一打”。
【思维训练】
1.“棒打白骨精”的孙悟空是个怎样的形象?
( 在一场场与妖魔的殊死搏斗中,孙悟空不仅表现出顽强的斗志、无畏的精神、超群的智慧,还表现出忍辱负重、除恶务尽、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的高尚品质,还有忠心耿耿,斗志不衰的美德。 )()
2.“孙悟空棒打白骨精”中的唐僧是个怎样的形象?
( 唐僧人妖不辨,轻信他人,动辄念紧箍咒[注: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惩罚孙悟空,甚至把他赶走。 )
3.“孙悟空棒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是个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