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面对逆境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用对比、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发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对逆境”不屈不挠[注: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的思想意义,培养勇于奋斗的意识。
【基础知识学习】
一、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二、圈划符号介绍:
1.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词语用圈点(实点、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线框(虚线、直线、曲线、粗线、线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号:主语(双线)、谓语(单线)、宾语(曲线)、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3.圈画的符号不能太复杂,杂了就会搞不清;圈画的内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没有。要克服任意圈画的坏习惯。
【教学安排】
18.《密室日记》二课时。
19.《你是我的辞典》二课时。
20.《生命之线》一课时。
21.《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王驾《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背诵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王驾,唐代诗人。
3,范仲淹,宋代文学家。
密室日记
(德国)安妮·弗兰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妮日记写作的背景,细细体会安妮清纯的心灵。
2.理解安妮细腻的文笔,学习用内心独白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课文提示】中学语文在线()
1.安妮(1929-1945),犹太少女。原居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兴起后,对犹太民族进行迫害,安妮全家迁至荷兰阿姆斯大特丹避难。
2.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恨和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它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6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3000万册,成为人类一笔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实现了自己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然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正音正字】
懦nuò 憔悴qiáocuì 虔qián 蜕tuì 沮丧jǔsàng
【积累词语】
胡思乱想[注: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不吐不快 三更半夜[注: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四面八方[注: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你挤我撞 天差地别 堆积如山[注: 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芸芸众生[注: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唉声叹气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课文节选了《安妮日记》中的7则日记。
《安妮日记》抒发了被困少女真挚的感情。在她的笔下,有“圈子,圈子,打开来让我们出去吧”的哭喊,有对“落入命运的可怕掌握里”的小伙伴的思念,有对“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的渴望,有身处逆境却“立志永远快乐”的乐观心态,有“希望人人也快乐”的善良愿望,有“写出个伟大的作品来”、“成为记者或作家”的憧憬,有“要写下去”的决心。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能如此细腻娴熟地“记下一切”,就如安妮自己说的记下“我的所有思想、理想和狂想”,令人赞叹不已。
《安妮日记》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注: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的问题:
她在
她还问:“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
[1] [2] 下一页
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这一个个问题,连同安妮本身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引发我们深思。
《安妮日记》文笔流畅、语言生动。如比喻句“我们八个人好像是一块蓝天,四面八方被逐渐逼近的乌云包围着……大一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生动地写出身处密室的恶劣环境和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安妮和《安妮日记》。
3.思考“思维训练”题。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第一则日记中,“等待已久”还可以用哪些短语表达?
( 期待已久 心仪已久 盼望已久 翘首以待 )
2,开始时安妮为什么认为写日记是“奇怪”的经验?后来她为什么还投入地写日记?
( “以前她什么也没有写过,而且觉得以后自己和谁都不会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的胡思乱想感兴趣。”
“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
3,从第二则日记中找出运用比喻的句子,并说明它有什么表达作用?
( “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安妮被困密室,非常压抑,难以排解的抑郁心情,为表现她对自由的渴望作铺垫。 )
4,安妮认为自己陷入“抑郁之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是自己的“懦弱”。我因为担心密室中种种不安全而害怕。 )
5,第六则日记的最后,安妮表示要“重振精神,往前走,向上看”,你认为她具备哪种精神?试从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加以分析。()
( 自信乐观,努力向上,坚定执著…… )
6,安妮处于痛苦压抑、伤心郁闷时,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她写一封三百字左右的短信,安慰她,赞美她,鼓励她。
7,第七则日记中,安妮提出了哪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和观点?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 第七则〈1944年5月3日〉日记中,安妮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越造越大,越造越精,同时又重建一大堆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安妮还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深刻的见解: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碰到最危险的时刻,我都必须往它们幽默的一面看,并且笑一笑……” )
8,安妮“不绝望”的理由是什么?
( 详见第七则日记最后一段。 )
9,分别摘引七则日记里的关键句,或作必要的紧缩,并用一个短语概括日记的内容。
( ⑴我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热爱日记。()
⑵哦,圈子,圈子,打开来让我们出去吧!——渴望自由。
⑶我满怀同情和爱在想着她,那样也许能帮助她撑下去。——关爱他人。
⑷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热爱生活。
⑸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而且希望人人也快乐。——快乐博爱。
⑹必须好好活下去……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乐观豁达。
⑺人心里有一股横扫一切的冲动。……我为什么要绝望?——自信自强。 )
【学习小结】
【课外预习】
1,读一遍《你是我的辞典》,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