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感受本文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及其阳刚之美的特点。
2.体味拟人手法的作用,总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3.领悟并学习胸襟开阔、不畏艰难的坚韧精神。
【积累词语】
随波逐流[注: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毫不夸张 虎卧龙盘 居高临下[注: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兴衰更迭 生死荣辱 声嘶力竭[注: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奔走呼号[注: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出神入化[注: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天人合一 枝叶繁茂 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襟怀博大 王者风范 前呼后拥[注: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不同凡响[注: 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大名鼎鼎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本文是当代散文家周涛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以大树为对象,歌颂了大树高贵的气质、不朽的历史、博大的胸怀、坦然承受苦难的坚韧精神。中学语文在线()
文章用一个醒目的假设句开头,提出作者的观点:“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你就应该向大树学习。实际上,作者是以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将大树比作人类中的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最后,作者用“伟大、高贵和智慧”来概括大树的品质。这样的开头先声夺人[注: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为后文的抒情与议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去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展示大树的品质:
大树就是历史,就是帝王,阅尽世间沧桑。
大树比哲学更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沉静、不言,却能不朽。
大树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注: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风雨雷电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大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大树有高贵的神态,拥有大人物的风范。
文章通篇贯穿着作者喷薄欲出[注: 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的激情,在文字表述上,也不是按部就班[注: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行文干脆利落,论断不拖泥带水[注: 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显得很大气。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思考)
1,从“积累词语”中选择五六个词语,写一段有中心的话。
2,为了说明“一棵大树……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作者引用了哪些材料?
( 引用了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国古籍格言、十三陵的古柏三个材料。 )
3,文章罗列哪些现象来说明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此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启迪?
( 以静以不言而寿,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向人类贡献全部而从不向人类索取。
与大自然的万物处于十分和谐、有序的关系。 )
4,文章说“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依据是什么?
( 树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之和谐、深入已远超过了自诩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 )
5,从本文看,“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 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相通,相处十分融洽、和谐。 )
6,为什么说“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 与大树相比,人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浅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