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步入书林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有意识地培养阅读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习惯,通过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阅读,把握一本书的主要信息。
二、了解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基本架构,掌握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读写方法。
三、感受序跋作者如同向导那样引领我们步入书林的热切情怀,激发读书的兴趣。
【基础知识学习】
一、从音节看,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三、发、人。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音节构成的词。复音词又分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双音节词包括联绵词、音译外来词。联绵词又有双声、叠韵、普通三类。多音节语素一般是音译外来词。
二、从语素看,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合成词主要类型有五种:
联合式,由两个语素并列融合而成,如:语言、矛盾、国家、高低、线索、形态。
偏正式,语素间有修饰被修饰关系,如:红旗、内部、粗心、热爱、笔谈、秋收。
补充式,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关系,如:认清、打倒、缩小、改正、煽动、打动。
陈述式,语素间有陈述被陈述关系,如:眼花、心虚、胆怯、心细、性急、年轻。
支配式,语素间有支配被支配关系,如:带头、动员、签名、耐劳、示威、举重。
【教学安排】
22.《〈安徒生童话〉前记》二课时;
23.《〈昆虫记〉译本前言》一课时;
24.《〈真话集〉后记》一课时;
25.《〈繁星〉〈春水〉内容提要》二课时。
【每周一诗】
1,《鸳鸯耳》池北偶:
两个耳朵,只用一个。
偏听偏信[注: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不由分说[注: 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用的发达,废的萎缩。
难过,难过!
2,《马嵬》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3,《鸳鸯耳》主要是讽刺“ 偏听偏信 ”的人。
《安徒生童话》前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序言的文体常识。
2.结合阅读安徒生童话的体验,揣摩课文的语言,体会序言作者对安徒生童话的写作特点的准确评述。
3.理解作者阐述的安徒生童话里蕴藏着的体会不尽的人生意义。
【课文提示】
1.
2.安徒生,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丹麦童话作家。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脍kuài 炙zhì
【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
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为人所熟悉 不尽相同 体会不尽 天真烂漫
【朗读课文】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品内容以及编选缘由。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安徒生及其童话的艺术特点。这一部分是围绕安徒生童话的主要特点——“诗性”来展开的。
第三部分(第5段),回应开头,简单介绍插画作者及插画特点,说明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课文分析】
本
[1] [2] [3] 下一页
的前记。
第1段,写编选者以及编选内容。从编选者谈起,简略介绍了编选的内容以及所配插画的情况。因为插画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所以,作者在课文中多次提到。
第2段,写出版缘由以及艺术价值:体会不尽的人生意义。 先写出版书的缘由,后写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价值。对于艺术价值的评述实际上暗含了作者的出版目的——为了引起中国读者感情共鸣,使其理解安徒生童话里蕴藏着的体会不尽的人生意义。
第3段,写安徒生以及安徒生童话的诗歌特点,侧重从作品的内涵讲其诗性的特点。先简要介绍安徒生的生平经历,抓住他在底层生活中的苦难与毅力两点。正是这些,使安徒生的童话虽然是虚构的,却充满了现实意义与人生意义。接着作者评价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认为安徒生的每篇作品都可以称作是一首诗。
第4段,写从读者对象的角度再谈安徒生童话的诗歌特点。作者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唤起了我们对青春的回忆和对即将到来的一天的美好的希望,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5段,作者抓住安徒生作品的诗性来评价这本选集,也就是抓住了安徒生童创作的主要特点和艺术魅力。正是这些安徒生的童话启示我们,千万别忽视了我们内心的冲动——人类与生俱来的诗意。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价值——体会不尽的人生意义;二是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诗性的童话。 )
2,本书出版的缘由是什么?
( 出版缘由:
(1)与编选者有同样的感受和同样的喜爱。
(2)欣赏插画,也插欣赏作品。 )
3,第2段,写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价值有哪些?
( 从第2段看,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价值有:
(1)安徒生童话,能够引起中国读者感情共鸣,引起许多深思。
(2)各阶层的读者都能理解童话里蕴藏的人生意义。 )
4,作者认为安徒生童话具有永久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安徒生童话的这种“魅力”体现在:
①会给我们带来愉快;
②会在我们心中掀起许多美丽的想象;
③会引起我们对人生作出许多深思;
④它洋溢着一种感人的诗情和意境;
⑤人们在它里面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好的东西和最优良的品质;
⑥一生都能从中领略到新的意境和启发。 )
5,作者为什么说安徒生的“每篇作品也可以称作是一首诗”?
( 安徒生的作品,“洋溢着一种感人的诗情和意境。”“对读者起一种感情升华的作用。”“人们在它里面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好的东西和最优良的品质。” )
6,第2段括号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 补充交代《安徒生童话》给人带来的相对于“愉快”的感受共鸣。“个别”点明这类作品数量稀少,使读者对《安徒生童话》的认识更加全面。 )
7,为什么安徒生笔下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往往蠢得可爱?
( 由于安徒生怀着满腔热情表达对人间的爱、对人的尊严及人类进步的赞颂,他塑造的形象,往往会在我们心中掀起许多美丽的想象,会引起我们对人生作出许多深思,而那些丑恶也是,为了衬托人类的心灵美而揭发出来的,使人们从中悟出道理。因此安徒生笔下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往往蠢得可爱。 )
8,如何理解安徒生童话的“读者对象是儿童,但却不仅限于儿童”?
( 读者从童年到老年,在安徒生童话中都可以领略到新的意境和启发。人到老年,更能理解安徒生童话里蕴藏着的、体会不尽的人生意义。所以安徒生童话的“读者对象是儿童,但却不仅限于儿童”。 )
9,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 安徒生童话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具有高超的理想,鲜明的政治态度和爱憎,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10,斯汶·奥托与我们的生活背景、文艺观点都不同。为什么我们对他编的《安徒生童话》“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喜爱”呢?
( 人性的善恶是相通的,真正的艺术又是不分国界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从安徒生童话里,人们可以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好的东西和最优良的品质,因此不同生活背景、文艺观点的人们能对《安徒生童话》产生艺术欣赏上的共鸣。 )
11,安徒生能成为著名童话作家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①他很小就爱上戏剧,想当一个歌剧演员。
②凭他坚强的毅力,得到一些有影响的艺术家的同情和帮助,得以有机会学习文化。
③30岁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开始专心致志[注: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为儿童创作。 )
12,文章引述一位科学家每天早上读安徒生童话的事例,作用是什么?
( 这个事例体现了在安徒生童话里可以领略到新的意境和新的启发。 )
13,《皇帝的新装》引起你哪些思考?
14,《安徒生童话》中,给你感触最大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