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注: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注: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自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注: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注: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注: 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解释
1. 四十而不惑,
2.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不耻下问
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7.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受迷惑 )
(超过)(规律法则 )
( 迷惑 )
( 危险 )
( 堆积 )(土筐 )
( 填平 )( 倾倒 )
( 同“惑” )
8.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9.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10.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11.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2. 思援弓缴而射之,
1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4.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受迷惑 )
(超过)(规律法则 )
( 迷惑 )
( 危险 )
( 同“曝” )
( 少 )
( 同“曝” )
( 少
( 技巧,技术 )
( 收获 )
( 拿 )
( 如 )
( 这样
( 堆积 )(土筐 )
( 填平 )( 倾倒 )
( 同“惑” )
( 技巧,技术 )
( 收获 )
( 拿 )
( 如 )
( 这样 )
句子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