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解释
1. 选自
2. 作者
3. 朝代
4. 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
5. 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6. 潮到塘,尽力一礴,
7. 坐半日,颜始定。
(《《陶庵梦忆》》 )
张岱
(明末清初)
( 祭奠死者)
( 急速 )
( 撞击 )
( 才 )
句子
1.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2.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3.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
4.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5. 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6. 坐半日,颜始定。
三、理解
1,课文有哪些句子是写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①“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写观潮者退避,这是从人们的动作,表现潮水气势凶猛。
②“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写观潮者的心理由紧张到舒缓的神态变化,表现潮水的威力令人心惊胆战[注: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2,本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文多处用比喻:①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②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③炮碎龙湫,半空雪舞。)